-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肝 硬 化; 肝硬化的定义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病理上以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形成为特征。晚期以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
; 流行病学特征
我国常见疾病和主要死亡病因之一
全世界平均发病率为100/10万
发病高峰年龄在35~50岁
男性多见 ?
;病 因;酒精中毒
(alcoholic poisoning)
酗酒
(每日摄入乙醇80g达10年以上)
欧美酒精中毒是主要病因(42%-66%)
国内约占15%左右,但有上升趋势。;寄生虫感染
(parasitic infection)
血吸虫性肝纤维化
华支睾吸虫?; 胆汁淤积
(cholestasis)
肝内胆汁淤积
肝外 胆道长期梗阻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Nonalcohlic Steatohepatitis, NASH)
年龄50岁 有2型糖尿病
体重指数明显增加
ALT异常的NASH ;肝脏淤血(liver congestion); 遗传、代谢疾病
(Heredity and metabolic disease)
铜沉积引起的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
铁过多引起血色病(hemochromatosis)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
IV型糖原累积病
半乳糖血症
先天性酪氨酸血症;其他病因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
反复接触某些有毒化合物
自身免疫
营养障碍
少数病因不明的隐原性肝硬化(5-10%);发病机制;发病机制;发病机制;病理分类; 大结节性肝硬化(macronodular cirrhosis)
结节大小不一
直径3mm
纤维间隔粗细不等; 大小结节混合性肝硬化(mixed micronodular and macronodular cirrhosis)
上述两项混合
绝大多数肝硬化都属于这一类;病理;临床表现;代偿期(Compensation stage);失代偿期
肝功能减退
门静脉高压;失代偿期
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
消化系统
出血倾向与贫血
内分泌失调; 门静脉高压症
(portal hypertension)
门静脉压力超过正常值(6-10mmHg)
肝硬化时,肝内门静脉血流受阻,导致门静脉压力增高,引起充血性脾肿大、腹水、侧支循环建立与开放 ;; 侧支循环建立与开放
(compensatory circulation)
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2.腹壁静脉曲张
3.痔核形成
4.腹腔器??与腹膜后组织接触或与腹壁粘着的部位,有侧支循环建立。 ;侧支循环;腹水;腹水(ascites);腹水产生机制
门脉高压:肝淋巴液生成过多,静水压升高
血清白蛋白降低:胶体渗透压下降
有效血容量不足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兴奋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致水重吸收增加;体 征; 早期:
触及肿大的肝脏,
质硬、边钝、表面尚平滑
晚期:
触及结节状
坏死后萎缩者肝脏触不到
坏死与并发炎症者肝脏触痛;并发症;并发症;并发症;并发症;并发症;并发症;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肝功能检查(liver function test)
胆红素:高胆红素血症
前白蛋白下降早于白蛋白
蛋白电泳;酶学检查
(enzyme labeled compound assay)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r-谷氨酰转移酶(r-GT)
碱性磷酸酶(ALP);凝血酶原时间
(prothrombin time,PT)
正常值:12-14秒 反应肝细胞急慢性损伤所致凝血因子Ⅰ、Ⅱ、Ⅴ、Ⅶ、Ⅹ的合成障碍 ,与肝细胞受损程度正相关。
早期非活动性肝硬化正常
晚期肝硬化和肝细胞受损明显时延长
注射维生素K不能纠正;肝纤维化的检测
(hepatic fibrosis detection)
II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IIIP)
升高主要反映活动性肝纤维化
IV型胶原
肝纤维化时IV型胶原升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