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课件PPT医学培训课件教育资源教材讲义
* 背诵篇目 一、词 范仲淹《渔家傲》 晏殊《浣溪沙》 柳永《雨霖铃》《望海潮》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秦观《鹊桥仙》 李清照《如梦令》《醉花阴》《声声慢》 陆游《钗头凤》《诉衷情》《卜算子》 辛弃疾《水龙吟》《摸鱼儿》《破阵子》《永遇乐》 背诵篇目 二、诗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题西林壁》 黄庭坚《寄黄几复》 范成大《初入淮河》其一 陆游《游山西村》《剑门道中遇雨》《关山月》 背诵篇目 三、文(背诵其中任何两篇即可) 范仲淹《岳阳楼记》 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醉翁亭记》《秋声赋》 苏洵《六国论》 苏轼《留侯论》《前赤壁赋》《后赤壁赋》《韩文公庙碑》 《中国文学史》学习辅导与习题集 作 者:李杰,顾大鹏 编写 出 版 社:齐鲁书社 出版时间:2006-2-1 第二章柳永与北宋词风前期的演变 一.填空 1、“北宋倚声家初祖”是( ),其“情中有思”的代表作是( )。 2、在宋代词史上,( )是主动向民歌学习的第一人,其( )最能体现清新明畅的风格。 3、欧阳修词显示出一种新的创作方向,即词既可写传统的类型化的相思恨别,也能抒发作者( ),如著名的《朝中措·平山堂》。 4、成为后来豪放派滥觞的词人是( ),其代表作是《( )》(( ))。 5、“张三中”得名是因写“( ),( ), ( )”;“张三影”得名是因写“( )”、“( )”和“( )”。 6、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视张先词为“( )”。 7、王安石的怀古、咏史词是《( )》、《( )》。 8、近人夏敬观指出慢词“始盛于( ),大成于( )。” 9、清人冯熙说欧阳修词“疏俊开( ),深婉开( )。” 10、“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出自( )的《( )》(( ))。 二.简答 1、欧阳修词的开拓。 2、柳词对慢词的贡献与影响。 四.论述 1、柳永词的体式、内容和语言有哪些创新? 2、柳永词的主要艺术表现方法有哪些创新?影响如何? 第三章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新 填空 1、欧阳修议论文《( )》揭露批评高若讷的卑劣行为,《( )》针对保守势力驳斥了其谬论;其记叙文如《( )》一类历史散文言之有物,其亭台记代表作是《( )》,其文赋代表作是《( )》;其散文中《( )》最为简洁流畅、纡徐委婉、平易自然。 2、王安石散文风貌被清人刘熙载称为“( )”。 3、王安石咏史诗的代表作是《( )》、《( )》。 三.简答 1、“太学体”的产生与消亡。 2、欧、梅等人的诗歌主张。 3、王安石诗歌前后期的变化。 四.论述 欧阳修的文论和散文创作有哪些主要成就? 第四章苏轼 一.填空 1、苏轼《自题金山画像》:“问汝平生功业,( )。” 2、韩愈文依靠( )和( )、( )等手段来取得气势的雄放,而苏轼文却依靠( )、( )的方式达到了同样的目的。苏文( ),而语言却( ),这是宋文异于唐文的特征之一。 3、“不识庐山真面目”、“雪泥鸿爪”出自苏轼的( )、( )。 4、清人赵翼评苏诗:“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 ),( )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瓯北诗话》) 5、苏轼在《孙莘老求墨妙亭诗》中以“( ), ( )”来比喻多元审美情趣和对各种不同风格的欣赏倾向。 6、近人陈衍说:“余谓诗莫甚于三元,( )、( )、 ( )也。”(《石遗室诗话》) 7、苏轼《祭张子野文》说张先“( ),( )。” 8、金人元好问认为东坡词“( ),( )。”(《新轩乐府引》) 9、苏词既向( )开拓,也朝( )拓展。 10、苏轼较成功的“以诗为词”表现手法有二:一是( ),二是( )。 11、宋人胡寅《酒边集序》称苏词:“( ),( ) ( ),( ),( ),( ),( )。”即揭示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类作品所创造的一种新美学风范。 12、王灼《碧鸡漫志》卷二说:“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而作歌,( ),( ),弄笔者始知自振。” 13、苏诗不仅影响( )的诗歌,而且对明代的( )和清初的( )有重要启示;苏轼的( )直接为南宋( )所继承,形成了与( )平分秋色的( );苏轼的小品文,是明代( )散文的渊源,直到清代的( )、( )散文中仍可时见苏文的影响。 二.简答 1、简述苏轼人生观及主要经历。 2、简述苏轼的散文文论。 3、简述苏轼诗歌的题材类型。 4、简述苏轼诗歌在元祐诗人中的特点。 5、简述苏轼的意义与影响。 三.论述 1、苏轼散文的主要类型及艺术成就是什么? 2、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