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第一章节 第二章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2幻灯片.ppt

医学第一章节 第二章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2幻灯片.ppt

  1. 1、本文档共1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第一章节 第二章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2幻灯片.ppt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绩评定与课堂要求;;;;;;;;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何为心理健康?;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第一部分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介绍 ;;;;;;;;;;;一、日常工作内容和范围 ;现场咨询;宣传展板;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校园心理剧;团体心理培训;;;;;;;;;;;;;第二部分 自杀预防?? 自杀离我们有多远? ;;; 自杀的概念 不同的学者对自杀者这一术语的内涵界定仍存争议。 Kaplan等在《精神病学概要》中认为:“自杀是有意的自我伤害导致的死亡”。这个定义强调个体行为的动机的控制能力。根据这些定义,意识障碍,其行为失去控制力,不应作为自杀。 ; 自杀分类: 自杀意念:有寻死的愿望,但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意念自杀) 自杀未遂:采取了毁灭自我的行动,但并未导致死亡; 自杀死亡:采取毁灭自我的行为,导致了死亡。 ; 自杀的发生率在有些国家保持相对稳定,而有些国家则有明显的波动,但近年来世界平均自杀率总体呈上升趋势。;; 男性 女性; 日本山梨县自杀率全国最高 有隐秘“自杀胜地” ;;; 关于自杀的方法,研究发现高校学生采用跳楼、溺水、服毒(药)和自缢的方法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一???自杀相关因素 (一?)、? 自杀者的心理特征 对自杀未遂者的研究发现,他们常有某些共同的心理特征。 ; 第一:认知功能方面 1、自杀者一般采用非此即彼和以偏概全的思维模式来分析处理问题,易走极端。 2、自杀者易于将遇到的问题归因于命运的安排。 ; 3、应付应急机制单调生硬,缺乏耐心,渴望即时成功,即时满足,行为具有冲动性和盲目性,不计后果。 4、对人、对事、对己、对社会均倾向与从阴暗面看问题,心存偏见和敌意。 ; 第二:情绪方面 自杀者通常有各种慢性的痛苦、焦虑、抑郁、愤怒、厌倦和内疚的情绪特征。 ;; (二)、精神应激 重大的负性应激事件可能成为自杀的直接原因或诱因。尤其当个体处于某种慢性痛苦时期,这些应激事件常可起触发作用。; (三)、社会文化因素 1、性别与种族 西方国家的自杀率大多是男多余女。种族间有差异。 2、家庭、婚姻关系 研究发现,家庭关系和睦、气氛融洽学生自杀率低。; 3、职业 据美国的资料,按职业分,蓝领工人的自杀率最低。而从事专门职业的医生、律师、作家、音乐家、经理阶层及行政管理人员的自杀率较高。; 4、信仰 有些宗教把自杀列为禁忌。信天主教者自杀率低于信伊斯兰教者。 5、社会经济状况 统计表明,凡政局动荡,经济萧条年份,自杀率升高。; (四)、躯体疾病 大量研究表明,在控制了其他危险因素的影响后,躯体疾病,尤其是慢性的/或难治的躯体疾病(如癌症、慢性肾衰等)仍然是自杀者的重要危险因素。在自杀死亡者中患有各种躯体疾病者占25%-75%。 ;郑州某高校一大四学生患尿毒症跳楼身亡;;;;; (五)、精神疾病 大量研究表明,50%-90%的自杀死亡者可以诊断为精神疾病患者。其中以心境障碍最多见。其次为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精神分裂症及人格障碍等。;; 抑郁症是自杀者最常见的精神疾病诊断,15%的抑郁症最终死于自杀,而精神分裂症患者亦有约10%最终死于自杀。;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 发病率:新近一项来自江西的 11 个城市调查报告显示,抑郁症(包括抑郁发作和恶劣心境)的时点患病率为 0.95%,总患病率为 1.15%。西方国家心境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一般为 3%~25%之间,远远高于我国报道的数字。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预后: ;中国科学家称发现导致抑郁症的关键蛋白 ;; (七)、精神生物学因素 大量的研究发现自杀未遂者脑脊液(CEF)中5-HF的代谢产物五羟吲哚乙酸(5-HIAA)降低,进一步分析发现CSF中5-HIAA的下降程度与致死性或自杀未遂的严重性成正相关,即越是致死性企图,CSF中5-HIAA降低越明显。; 最新自杀模型 近20年来,日益增多的证据表明自杀行为有着强烈的神经生物学决定因素。 Mann等提出了一个应激-素质自杀行为模型,应激因素包括急性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