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三语文《核心考点》第三部分诗歌阅读考点(鉴赏与评价)考前指导鉴赏诗歌的形象.docVIP

2012高三语文《核心考点》第三部分诗歌阅读考点(鉴赏与评价)考前指导鉴赏诗歌的形象.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高三语文《核心考点》第三部分诗歌阅读考点(鉴赏与评价)考前指导鉴赏诗歌的形象

鉴赏诗歌的形象 ??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二、鉴赏示例 例1: 题李凝幽居 贾? 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填空:本诗通过对李凝居处的环境的描写,暗示出李凝的——身份。 从环境上来看,李凝的居处“少邻”(邻居不多),少人来(“草径”“荒园”),清幽(“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即云根动像是石也在移动)),从作者的心理活动来看,“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表现了他对李凝的隐逸生活的向往。因此可以说,李凝是—位隐者。 例2: 蝉 虞世南 垂矮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注]垂矮:指蝉。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角须,形状好像贵族仕宦下垂的冠缨(帽带)。 请分析这首诗所写形象的特点。 这首诗的首句写的是蝉的形态与习性,含有象征意义。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诗人将“尊贵”与“清廉”的特点统一在“垂矮饮清露”的蝉的形象中。次句写蝉的远传之声。“流响”状蝉声长鸣不已,‘悦耳动听。—个“出”字,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三、四句蕴含深意,表明立身尊贵而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表达出对高尚品格的热隋赞美。分析之后可以这样表述:这首诗通过对疏桐之上的蝉的形态、习性、鸣声的(自然属性)描写,表明了立身尊贵而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的道理(寓意),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格的赞美之情(感情)。 ?? 要求: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1、人物形象:鉴赏的依据—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 境、社会环境)、情节。鉴赏的角度—所写人物的身份性格、所写人物的思想感情、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 2、景物形象:鉴赏的依据---景物形象的自然属性。鉴赏的角度---景物形象的社会 属性(作者借此抒发的感情、表现的寓意)。 (二)人物形象: ??? 诗歌塑造人物的方法? ? ?? (1)细节刻画法。(2)烘托渲染法。(3)对比衬托法。(4)比兴牵引法。(5)抒情寄托法。 ??? 鉴赏方法:知人论世,关注背景。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注意细节) ??? 分析思路: ??? 1)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概说)。2)结合诗句分析人物性格(结合表达技巧)(展开)3)表现出的意义 ??????????????????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注释]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 ??????????????????? 蝉(唐?虞世南)? ???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 (蝉饮着清醇的露水,从高大的梧桐树上发出叫声。蝉因身居高处,声音自然能够传的很远,并不是借助秋风吹送。诗人借写蝉的声音能传的很远来说明一个具有高尚品格的人,他的名声也自然会流传四方。) ????????????????? 咏蝉(唐?骆宾王)? ???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 ?(秋蝉的凄叫有气无力,更勾起狱中人的深深思绪,怎忍受那黑鬓薄翼的蝉儿,竟对我这白发之人不停地悲泣。寒露浓重已使你有翅难飞,秋风强劲又把这叫声无情倦去。没有人相信你居高饮洁的纯正,又有谁替我表白这耿耿心迹。) ????????????????? 蝉(唐?李商隐)? ???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 (本来是居高处难以得温饱,却偏偏白费精神日夜鸣,天欲晓声嘶力竭叫不出,身边树照样碧绿不动情。官职小任人摆布无归处,望田园杂草丛生与人平。感谢你的叫声令我猛醒悟,我也全家清贫与蝉同。) ???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 ??? 典型例题1:?????寻陆鸿渐不遇????皎然? ???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 解答: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作者通过陆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