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真题呈现.pptVIP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真题呈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真题呈现

(2)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亲近贤才,屈身交接士人,荐举后辈,虽然位尊年高,竟一点倦怠的神色都没有。 解析: (2)译出大意,注意重点词语“亲贤”“推毂”“曾”的翻译。 于休烈是河南人。于休烈性情坚贞忠厚,机敏聪明。自幼好学,善于撰写文章。考中进士,被授予秘书省正字。调动官职改任比部员外郎,郎中。杨国忠辅佐朝政,排挤不依附自己的人,于休烈外调任中部郡太守。正值安禄山叛乱,肃宗登上皇位,于休烈升任太常少卿,掌管礼仪事务,兼修撰国史。肃宗从凤翔返回京城,振奋精神听从善言,曾经对于休烈说:“君主的任何举动一定要记录下来,这才是好的史官。我有过失,您写了吗?”于休烈回答说:“大禹、商汤归罪自己,他们能够蓬勃兴起。有道德的君王,不忘改正过错,我深表庆贺。”当时中原地区动荡倾覆,典章几乎散尽,没有史籍可以检索查寻。于休烈上奏折说:“《国史》 《实录》,是圣朝大典,修撰了很长时间了,现在没有并行的版本。希望皇上下旨令御史台推究勘察史馆的渊源,命令府县招引查访。有人另外收得《国史》《实录》,如果送到官府,重金奖赏购买。”原先的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身陷叛军之中,进入东京,到此把他家收藏的《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到官府。于休烈不久调任工部侍郎、修撰国史,进献《五代帝王论》,皇帝非常赞许他。宰相李揆为人骄傲且嫉妒贤能,因为于休烈修撰国史与自己齐列,嫉妒他,上奏折让于休烈任国子祭酒,权且留在史馆修撰(史书)以此来压制他。于休烈恬然处之,丝毫不介意。代宗即位后,考察官员的名位品次,宰臣元载称赞于休烈,于是拜授右散骑常侍, 依据先前兼修国史,多次晋封为东海郡公,另加金紫光禄大夫。在朝为官共三十多年,历任清贵显职,家中没有多少积蓄。恭谨、简朴、温良、仁德,从没有将喜怒之情表现在脸上。而亲近贤才,屈身交接士人,荐举后辈,虽然位尊年高,竟一点倦怠的神色都没有。喜好古代典籍,手不释卷,直到去世。大历七年去世,享年八十一岁。这一年春天,于休烈的妻子韦氏去世。皇上特地下诏追赠韦氏国夫人的称号,下葬之日赐给卤簿鼓吹。等到听说于休烈去世,皇帝追悼了很长时间,褒奖追赠为尚书左仆射,赏赐绢百匹、布五十端。皇帝派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到于休烈住处表示慰问。为官之人,所得的荣耀很难与他相比。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一 历览前贤国与家,披文入情悟精华 ——文言文阅读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2017高考导航 考点: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解读:1.理解——(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句和词类活用);(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专题突破设想 本专题在熟悉考情、学会读文的基础上,根据高考的变化,准备从新兴考点“断句和文化常识”入手突破,虽为新兴考点,但考查的是考生的句读阅读和知识积累,实际难度有所降低,从这两个考点入手能减轻考生对文言文的畏惧心理,增加自信心。然后,重点突破“概括分析和翻译”两大考点,这两个考点是热点,也是难点,所以重点突破。 最后,再突破“实词和虚词”这两个轮换考点,名为轮换考点,实际是隐性考点,在高考题中没有专门出题考查,但在文言文翻译题中这两个考点却是评分时的采分点。这样既能增强翻译文言文语句的能力,还能防备今年高考再直接设题。这样安排,让我们备考没有盲点,让文言文这一高考难点成为我们成绩的增分点。 A C.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D.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通读画波浪线部分,了解大意。然后根据标志词、词语的语法关系和对语意的理解,初步排除错误选项。“高丽入贡使者所过”,“使者”是主语,领起下面的句子,排除C、D两项。“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意思是“宰相认为他的言论和苏轼的一样,上奏把他贬谪到蕲州”,故选A。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不能指其他儿子。 D C 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