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讲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讲解.ppt

第五章 食品一般成分的检验 ① 消化。 为了加速蛋白质的分解,缩短消化时间,常加入硫酸钾、硫酸铜等催化剂。 ② 蒸馏。 ③ 吸收与滴定。蒸馏所释放出来的氨,用硼酸溶液进行吸收,硼酸呈微弱酸性(K=5.8×10-10),与氨形成强碱弱酸盐,待吸收完全后,再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 第五章 食品一般成分的检验 (2)适用范围 可用于各类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3)主要仪器 如图5-11所示。 (4)试剂 (5)操作步骤 图5-11 凯氏定氮消化、蒸馏装置 1-水力真空管;2-水龙头;3-倒置的干燥管;4-凯氏烧瓶;5、7-电炉;6、9-铁支架;8-蒸馏烧瓶;10-进样漏斗;11-冷凝管;12-吸收瓶 第五章 食品一般成分的检验 (6)结果计算 式中 ——蛋白质的质量分数; c——HCl标准溶液的浓度; V1——滴定样品吸收液时消耗盐酸标准溶液体积; V2——滴定空白吸收液时消耗盐酸标准溶液体积; m——样品质量,g; M——氮的摩尔质量,14.01g/mol; F——氮换算为蛋白质的系数。 第五章 食品一般成分的检验 (7)说明及注意事项 ①所用试剂溶液应用无氨蒸馏水配制。 ②消化时不要用强火,注意不断转动凯氏烧瓶,利用冷凝酸液将附在瓶壁上的固体残渣洗下并消化完全。 ③样品中若含脂肪或糖较多时,消化过程中易产生大量泡沫,在开始消化时应用小火加热,并不断摇动;或者加入少量辛醇或液体石蜡或硅油消泡剂,并同时注意控制热源强度。 ④当样品消化液不易澄清透明时,可将凯氏烧瓶冷却,加入30%过氧化氢2~3mL,后再继续加热消化。 ⑤若取样量较大,如干试样超过5g,可按每克试样5mL的比例增加硫酸用量。 第五章 食品一般成分的检验 ⑥ 一般消化至呈透明后,继续消化30min即可,但对于含有特别难以氨化的氮化合物的样品需适当延长消化时间。有机物如分解完全,消化液呈蓝色或浅绿色,但含铁量多时,呈较深绿色。 ⑦ 蒸馏装置不得漏气。蒸馏前若加碱量不足,消化液呈蓝色不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此时需再增加氢氧化钠用量。 ⑧ 硼酸吸收液的温度不应超过40℃,否则对氨的吸收作用减弱而造成损失,此时可置于冷水浴中使用。 ⑨蒸馏完毕后,应先将冷凝管下端提离液面清洗管口,再蒸lmin后关掉热源,否则可能造成倒吸。 ⑩ 混合指示剂在碱性溶液中呈绿色,在中性溶液中呈灰色,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 第五章 食品一般成分的检验 2.微量凯氏定氮法 (1)原理 同常量凯氏定氮法。 (2)仪器 如图5-12所示。 (3)试剂 (4)操作步骤 (5)结果计算 同常量凯氏定氮法。 图5-12 微量凯氏定氮装置 1-蒸汽发生器;2-安全管;3-导管; 4-汽水分离器;5-进样口;6-玻璃珠; 7-反应管;8-隔离套;9-吸收瓶; 10-冷凝管 第五章 食品一般成分的检验 (6)说明及注意事项 ① 蒸馏前给水蒸气发生器内装水至2/3体积处,加甲基橙指示剂数滴及硫酸数毫升以使其始终保持酸性,这样可以避免水中的氨被蒸出而影响测定结果。 ② 20g/L硼酸吸收液每次用量25mL,用前加入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2滴。 ③ 在蒸馏时,蒸汽发生要均匀充足 蒸馏过程中不得停火断汽,否则将发生倒吸。 ④ 加碱要足量,操作要迅速;漏斗应采用水封措施,以免氨由此逸出损失。 第五章 食品一般成分的检验 三、蛋白质的快速测定法——双缩脲分光光度比色法 1.原理 当脲加热至150~160℃时,可由两个分子间脱去一个氨分子而生成二缩脲(也叫双缩脲),双缩脲与碱及少量硫酸铜溶液作用生成紫红色的配合物,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肽键(—CO—NH—),与双缩脲结构相似,故也能呈现此反应而生成紫红色配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其颜色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该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60nm。 2.主要仪器 3.试剂 4.操作步骤 第五章 食品一般成分的检验 5.结果计算 式中 m1——由标准曲线上查得的蛋白质质量,mg; m——样品质量,g。 6.说明及注意事项 (1)蛋白质的种类不同,对发色程度的影响不大。 (2)标准曲线做完整之后,无需每次再做标准曲线。 (3)含脂肪高的样品应预先用醚抽出弃去。 (4)样品中有不溶性成分存在时,可预先将蛋白质抽出后再测定。 (5)当肽链中含有脯氨酸时,若有多量糖类共存,则显色不好,会使测定值偏低。 第五章 食品一般成分的检验 四、氨基酸态氮的测定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