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 .柱下单独基础设计 5.2 轴心受压柱下单独基础的计算 2. 基础高度的确定 为避免发生冲切破坏,基础应满足下列抗冲切承载能力的条件,即: (12-21) 按上式即可验算初定的基础高度是否足够;如不满足,应调整基础高度或分阶的高度,直到满足要求。基础高度确定后,即可进行分阶;当h1000mm时宜分为三阶;当h在500~1000mm时宜分为两阶;当h500mm时可只做一阶。 5 .柱下单独基础设计 5.2 轴心受压柱下单独基础的计算 3. 基础底面配筋计算 基础在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与土壤净反力的共同作用下,可以把它倒过来,视为一均布荷载作用下支撑于柱上的悬臂板。为简化计算,可将基础作如图虚线所示的划分,并把每一单元都视为一嵌固于柱边的悬臂板,彼此互无联系。在均布的土壤反力作用下,根据梯形受荷面积,不难求得图示截面Ⅰ-Ⅰ,Ⅱ-Ⅱ的弯矩: 5 .柱下单独基础设计 5.2 轴心受压柱下单独基础的计算 3. 基础底面配筋计算 基础由于配筋率较低,截面抗弯的内力臂系数?变化很小,一般可近似取?=0.9。于是沿长边布置的基底钢筋可按下式计算: (12-24) 沿短边布置的基底钢筋可按下式计算: (12-25) 式中:h0、h0-dm------截面Ⅰ-Ⅰ和截面Ⅱ-Ⅱ的有效高度,其差为两个方向钢筋直径的平均值。 5 .柱下单独基础设计 5.2 轴心受压柱下单独基础的计算 3. 基础底面配筋计算 对于变阶处基础,可用上述同样方法计算变阶处的弯矩MⅢ和MⅣ及相应的AsⅢ合AsⅣ(图 b),但需将基础的上阶视为柱,即式(12-22)和式(12-23)中的ac、bc视为上阶的长和宽,式(12-24)和式(12-25)中的h0视为下阶的有效高度。最后,选用AsⅠ和AsⅢ较大者配置平行于长边的钢筋(直径、根数和间距),选用AsⅡ和AsⅣ较大者配置平行于短边的钢筋,且直径和间距应满足构造要求。 在基础设计中,以截面Ⅰ-Ⅰ和截面Ⅱ-Ⅱ控制配筋为宜。如果AsⅢAsⅠ及AsⅣAsⅡ时,可调整上阶的长、宽或下阶的高度,使AsⅢ≤AsⅠ,AsⅣ≤AsⅡ。 对于锥形基础,当其宽(基底短边)高比小于或等于2.5时,《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给出了任意截面弯矩设计值的简化计算公式。 5 .柱下单独基础设计 5.3 偏心受压柱下单独基础的计算 偏心受压柱下单独基础与轴心受压的区别仅在于基底土壤反力分布不同,因而在确定基础底面外形尺寸、基础高度和基底配筋时,需要考虑这一特点,并按基底土壤反力大的一侧来控制基础的设计计算。 5 .柱下单独基础设计 5.3 偏心受压柱下单独基础的计算 1. 基础底面土壤反力分析 在单层厂房中,在基顶处由柱传来的力有轴向力、弯矩和剪力,此外,还可能有基础梁传来的偏心压力以及其上的回填土自重。利用力的平移法则,可将它们简化为作用于基底的偏心压力Nk,其偏心距为e0=Mk/Nk。根据e0的不同,基底土壤反力可能出现三种分布情况: 当e0a/6时,基底偏心压力Nk作用于基础底面核心范围以内,基底全部受压,土壤反力的分布呈梯形(图(a)),边缘最大、最小土壤反力分别为: (12-26) (12-27) 5 .柱下单独基础设计 5.3 偏心受压柱下单独基础的计算 1. 基础底面土壤反力分析 在单层厂房中,在基顶处由柱传来的力有轴向力、弯矩和剪力,此外,还可能有基础梁传来的偏心压力以及其上的回填土自重。利用力的平移法则,可将它们简化为作用于基底的偏心压力Nk,其偏心距为e0=Mk/Nk。根据e0的不同,基底土壤反力可能出现三种分布情况: 当e0=a/6时,基底偏心力Nk作用在底面核心边缘上,距Nk较远一侧基础边缘土壤反力pmin=0,土壤反力的分布为三角形(图b),距Nk较近一侧基础边缘的土壤反力pmax仍可按公式(12-26)计算。 5 .柱下单独基础设计 5.3 偏心受压柱下单独基础的计算 1. 基础底面土壤反力分析 当e0a/6时,距Nk较远一侧基础边缘将与基础脱开,土壤反力呈三角形分布(图c)。根据土壤反力合力作用点与Nk的作用点相重合的条件,不难求得基底土壤反力分布的长度(基础与地基接触的长度)s=3c,其中,c为Nk到基底土壤反力较大边缘的距离,c=a/2-e0。然后,根据静力平衡条件可得距Nk较近一侧基础底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美食小能手.docx VIP
- 心肺复苏评分标准.doc VIP
- 高一语文期中命题双向细目表.doc VIP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4课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示范课课件.ppt VIP
- 2024年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检验员技能及理论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docx VIP
- 无人机装调检修工理论知识考核要素细目表一级.docx VIP
- 成都万达室内娱雪乐园专项研究报告【室内冰雪】[179P].pdf VIP
- 公司员工招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 VIP
- 第5课 走近科学家 第2课时(课件)2025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pptx
- 非居民企业递延缴纳预提所得税信息报告表.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