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9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第05期)-高三语文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VIP

专题09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第05期)-高三语文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09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第05期)-高三语文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

1.【2017届贵州铜仁一中高三上第三次月考】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河南《大河报》头版的导读起了一个能吸引眼球的标题“莫言空前,莫言绝后”。这个标题在全国的媒体中脱颖而出。能说“莫言绝后”吗?试分条阐释原因。(6分) 【答案】 【解析】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结合题干的要求,理解词语的意思,可以是本意和比喻义。本题能从表达、文化、语言修辞的角度赏析,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2.【2017届江苏泰州中学高三上期中】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日前登门拜访阁下,未遇,十分遗憾,如有空,请惠临寒舍一叙。 B.凡在本店购物满二百元者,本店将惠赠一份精美礼品,欢迎光临。 C.竭诚欢迎广大客户和厂商惠顾,愿与国内外客户携手共进,共铸辉煌。 D.蒙先生惠允,本报首家摘要发表先生大作,在学术界引起极大反响。 【答案】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句运用的得体。题干要求选出“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B项,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句中用来指自己,不当。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在运用语言时,要根据不同的语境条件和不同的语体特征,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分清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目的等要素,使语言发挥最佳效果。学习目标根据高考大纲的要求,复习语言得体有关知识并懂得根据不同的语境条件恰当地表情达意。语言运用得体的基本要求: 第一、注意各种情境条件:1交际对象,2交际场合,3交际目的;第二、注意遣词用语。确使用谦敬词语。遣词用语要尊重对方 。遣词用语要注意分寸。正确使用书面语、口语。要学会转述。1.用语要看对象。说话写文章首先要看对象,即考虑谁 是听话者、阅文者,要充分考虑对象的 特征,诸如性别、年龄、职业、身份、文化、性格、爱好等。同一意思,对不同的人就应有不同的说法。还要注意尊称、谦称和习惯文明用语。 3.300字。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1月,闺中2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3湿,清辉4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5.双照泪痕干。 注释:1鄜州:现陕西省富县。2.3.4.5.756)六月,长安陷落,玄宗逃蜀,叛军入白水,杜甫携家逃往鄜州羌村。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位,杜甫获悉即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这首诗即是困居长安时所作。 赏析: 【答案】诗人首联点明时间、地点:“今夜”,实指今夜,也希望只有“今夜”;“鄜州”,妻室所在的地方;“闺中”,指代妻子。明明是诗人在长安望月,思念妻子,却从对方着笔,想象远在鄜州的妻子独自望月,思念长安的丈夫。构思独特,曲折深婉.一“独”字,写尽了妻子孤单落寞的凄楚情状,既显示了夫妻之间往日相守的深情,又饱含诗人对妻子独居异地的怜惜之情,而且还与下联的“未解忆长安”、尾联的“双照”照应。所以,“独看”是全诗的诗眼所在。颔联联想“小儿女”的情状:孩子还小,既不懂父亲在长安处境的危恶,更不懂母亲是怎样牵肠挂肚地思念他们远在长安的父亲。小儿女的“不解”衬托妻子的“独看”,并点明“独看”在于“忆长安”。不仅忆身在长安的夫君,更忆以往全家在长安团聚的美好时光、盼望重回长安完聚。从而加重了看月时的孤独,使“忆”更加悲切落寞。“遥怜”,相隔遥远,即使爱怜也无济于事,更突出了孤单凄恻的情怀。这些都是对“独看”的进一步延伸。颈联进一步描绘妻子看月忆长安的情状:“香雾”和“清辉”写环境的清丽;“云鬟”和“玉臂”写妻子的秀美;“湿”和“寒”都是在月下呆得太久了的结果。深夜不寐,久久在月下徘徊凝望,秋夜的雾气沾湿了秀发,清冷的月光洒满洁白如玉的双臂,思念的泪水正充盈眼眶??美丽专情的妻子形象跃然纸上,联想中渗透着诗人对妻子无限关爱的深情,“语丽情悲”。尾联正面抒写自己的离愁和对妻子的思念:“何时”对应“今夜”;“虚幌”,薄而透明的窗帘,照应“闺中”;“双照”对应“独看”。什么时候才能共倚窗帷、共赏明月、共诉离情?这一问,既是诗人与家人团聚的殷切期盼,伉俪情深、相思如渴,尽在其中;又是诗人渴望故土收复、战乱止息、天下人都能阖家团聚的美好愿望,感时忧国、关怀苍生,暗含其里。首尾关合,章法紧密,境界深远。全诗构思新颖,用语精工,结构巧妙,笔法婉曲。它先作反叙,再行旁村,复设想象,更加照应,首尾相联,清通一气,在艺术上已完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找到切入点进行回答,比如从文章的内容情感的角度作答,从诗歌的手法作答,从诗歌的语言风格作答,答题时注意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用诗歌中的内容加以分析。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综合赏析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