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三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33课时 诗歌的内容(限时测试) Word版含解析.docVIP

北京市高三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33课时 诗歌的内容(限时测试) Word版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市高三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33课时 诗歌的内容(限时测试) Word版含解析

第四章 诗歌鉴赏 第33课时诗歌的内容限时测试 (时间:40分钟,分数:40分) (说明:①诗歌内容考点题目必做,其他题目酌情选做。②只计诗歌内容题目分数,每小题5分。) 1.(2016届湖北省宜昌市第一高三4月月考)阅读下面,完成题。 读长恨辞 宋]李觏 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 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 马 嵬 清]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1)两首诗都是读《长恨歌》后所抒发的感慨,这两首诗感慨的对象及内容是否一致?请简要分析。(5分) (2)第一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效果如何?请简要分析。 3.(2016届四川成都树德高三上零诊)阅读下面的这首清诗,完成后面题。 晓? ? 行① 张问陶 人语梦频惊,辕铃动晓征。 飞沙沉露气,残月带鸡声。 客路逾千里,归心折②五更。 回怜江上宅,星汉近平明。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由汉阳入帝都途中作。②折:萦绕。 (1)本诗描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2)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诗歌第二联“飞沙沉露气,残月带鸡声”。 4.(2016届河北沧州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 明确答案: 1(1)【答案】①全词描写了采药、沽新酿、闻渔唱、醉弄扁舟的乡居生活。②表现了诗人的悠闲潇洒、无拘无束、自得其乐。(答到“采药、沽新酿、闻渔唱、醉弄扁舟”2分,答到表现了诗人的悠闲潇洒、无拘无束、自得其乐3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内容和概括人物形象的题目,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刻画,诗歌也不例外。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答案构成(1)什么形象;(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3)形象的意义。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答案】同意前者。(1分)作者独酌买醉,眼见江南秀润的千里江山,耳听水乡渔歌唱响,日暮的恬静悠闲的生活,容易勾起作者心羡江上,相忘于清风白云,有散发弄舟之意。(5分)同意后者。(1分)陆游作为爱国诗人,一生以抗金救国为己任,无辜获罪罢职,使他不由得产生英雄无用、壮志难酬的悲愤。买醉乡间,纵情山水只是他愤懑悲愁、壮志难酬的伪装、掩饰而已。(5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赏析情感的题目,答题时注意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词语和作者的相关知识。主要词语有“新酿”“渔唱” “扁舟”“闲人”。另外诗人陆游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1)【答案】感慨的对象和内容不一致。(1分)李诗感慨的对象是唐玄宗。感慨于唐玄宗在夜雨中只思念杨贵妃以致泪水打湿衣襟,却对军中因战而死的士兵无动于衷,批判了君王沉溺个人情感置国家于不顾的偏狭胸襟。(2分)袁诗感慨的对象是《长恨歌》本身,感慨于此诗只歌颂两个人的爱情悲剧而没有看到百姓流离失所的悲剧。(2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诗歌主旨的题目注意诗中的内容。注意抓住诗中的重点词语“君王”“长恨歌”可知诗歌的感慨对象,重点是结合诗歌做简要的分析。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答案】采用了对比的手法。(1分)一代君王唐玄宗对于浴血奋战的军中将士之死并不动心,而对于宠妃杨玉环之死却哀恸万分,(2分)诗人将其“倍沾襟”与“不动心”作了对比。(1分)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差,增加了对唐玄宗批评、谴责的分量,表达了诗人对玄宗重色误国的批判态度。(2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诗歌的表现手法的题目,注意表现手法的分类和答题的模式。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1)【答案】诗人冒着露气、带着残月晓行,故乡渐行渐远,诗人转辗难眠。(3分)表现了沉重的思乡之情。(2分)(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及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思考时,可结合着诗歌注释,抓住诗歌关键词分析作答。由诗歌注释可知,作者由汉阳入帝都途中作,根据诗歌标题及关键词“露气”“残月带鸡声”“客路”“归心”“回怜”等可知,诗人是冒着露气、带着残月晓行,距离故乡越来越远,“归心”“回怜”将诗人沉重的思乡之情表现出来。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答案】诗歌第二联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通过飞沙、露气、残月、鸡声等意象,描绘了一幅雾气沉飞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