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米微粒与健康风险.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奈米微粒与健康风险

奈米粒子專題 奈米微粒與健康風險 Nanoparticles and Health Risk 鄭尊仁 Tsun-Jen Cheng 奈米科技廣泛應用於許多領域,在生物醫學的應用可幫助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提升大眾的健 康,但是奈米材料可能引發的健康及環境危害也引發大家的關注。目前大家認為與健康危害 有關的奈米材料主要是游離奈米微粒,奈米微粒於環境中可經由呼吸道、皮膚或腸胃道進入 人體,而在醫療用途上,可經注射直接進入人體。目前研究顯示奈米微粒可引起肺部發炎及 纖維化反應,但是對其他器官的危害並不清楚,與這些奈米微粒毒性有關的因子,包括成 分、粒徑、表面積、形狀及表面特性與活性等。本文將回顧奈米微粒之毒性,也同時針對目 前奈米毒理研究遇到之困難,提出可能解決辦法,希望能提升對奈米毒理的暸解。 With the advent of nanotechnologies, potential health hazards of nanoparticles have raised great concern. Nanoparticles may enter human bodies through inhalation, ingestion and skin penetration, while biomedical nanomaterial often enters human body through injection.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nanoparticles can cause lung inflammation and fibrosis, however, the effects on other systems remain unclear. Th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health hazards include component, size, shape, surface area, and surface reactivity. In this report, we summarize the toxicological study of nanoparticles and also propose solutions for the problems with nanotoxicological studies. 起肺部發炎與纖維化反應,而在同樣質量濃度之 一、前言 (2) 下,奈米微粒比大粒徑微粒毒性高 。因此,奈米 近年來隨著奈米科技的發展,人造奈米材料應 材料可能的健康危害也開始引發關注(3-4) ,有關奈 用逐漸廣泛,目前奈米科技運用於許多產業,例如 米微粒健康效應的研究近年來陸續發表,而 奈米 材料、量測、光電、資訊、環境整治及生物醫學等 毒理學(nanotoxicology) 也成為重要新議題(2, 5) 。 (1) 。奈米是長度單位,一奈米等於十億分之一公 尺,所謂奈米科技是指在奈米尺度下,操控原子、 二、奈米微粒毒理研究 分子,運用奈米尺度表現的特性,開發新的材料、 製程、元件與系統的科技。奈米科技也使用於生物 1. 大氣微粒與健康 醫學,特別在醫療上,可幫助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有關奈米微粒健康危害的研究,大多來自空氣 提升健康。不過動物實驗已經發現,奈米微粒可引 污染微粒的研究,這些微粒主要是燃燒的產物。流 10 科儀新知第二十八卷第五期96.4 (6,7) (8,9)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