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饵料培育知识介绍.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活饵料培育知识介绍.ppt

Living Organism Cultivation;联系方式;水产饵料生物培养的基础理论知识 所选择培养种类的生物学特性是否符合作为培养饵料生物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各种不同环境因子对培养对象的影响 培养方法和培养基的配制; 在活饵料培养过程中重点掌握单细胞藻类和水生无脊椎动物的种的筛选、分离、接种和培养管理的操作技能;浮游植物:单细胞藻类培养 浮游动物:卤虫、轮虫、枝角类、 桡足类、原生动物培养 底栖动物:水蚯蚓、摇蚊幼虫培养 水生植物 光合细菌;总 成 绩 = 40%平时成绩(包括实验报告、考勤、课堂表现等)+60%结业考试成绩;绪 论;水产饵料生物:指与增养殖和渔场形成有关的饵料生物;按性质分 动物性(animal)(轮虫、卤虫、枝角类、桡足类等) 植物性(botanical)(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和单细胞藻类) 按生态类群分 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 浮游动物(zooplankton) 底栖动物(zoobenthos); 水产饵料生物的种类__浮游植物 ;硅藻Bacillariophyta/diatom 淡水:直链藻、圆筛藻、脆杆藻、曲壳藻、舟形藻、异极藻、菱形藻和双菱藻等 海水:三角褐指藻、角毛藻等 绿藻Chlorophyta 淡水:小球藻、栅藻、鼓藻 海水:扁藻、盐藻等 蓝藻Cyanophyta/blue-green algae 淡水:色球藻、鱼腥藻、颤藻 海水:螺旋藻;金藻Chrysophyta/golden algae 淡水:单鞭金藻、锥囊藻 海水:湛江叉鞭金藻、球等鞭金藻 黄藻Xanthophyta/yellow-green algae 异胶藻 隐藻Cryptophyta 单胞隐藻 甲藻Pyrriophyta 多甲藻; 水产饵料生物的种类__浮游动物 ;原生动物(protozoan):一些鞭毛虫和纤毛虫 轮虫(rotifer):萼花臂尾轮虫、壶状臂尾轮虫;褶皱臂尾轮虫(海水) 枝角类(Cladocera):大型溞、多刺裸腹溞等 桡足类(copepods):双凿许水蚤、强额拟哲水蚤、日本虎斑猛水蚤、伪镖水蚤以及一些剑水蚤的种类(大多数为海水种类) 卤虫(Artemia):卤虫休眠卵的孵化和成虫培养(海水); ; ;藻类:栅藻、小球藻、鱼腥藻、螺旋藻、扁藻、盐藻等 枝角类:大眼网纹溞、多刺裸腹溞、模糊裸腹溞、近亲裸腹溞、蚤状溞、粉红粗毛溞(背部隆脊明显,无腹突、尾爪短,无爪刺,背侧有颈吸附器,腹侧列生两列粗刚毛);轮虫:褶皱???尾轮虫(海水) 桡足类:日本虎斑猛水蚤 寡毛类(oligochaetes):戈氏水蚯蚓、赤子爱丝蚓(陆生) 软体动物(mollusk):田螺、福寿螺、丽蚌 采收卤虫休眠卵及其孵化;1)国外专著 1965年福格(Fogg)—藻类培养和浮游植物生态学 1969年德鲁普(Droop)——论文概述了藻类的培养方法 1970年——德国赫尔果兰(Helgoland)召开了国际会议“饵料生物的培养”,29个国家参加这次大会,计64篇论文;1)国外专著 1972年史密斯(Smith)发表了有关海洋无脊椎动物的论著 1973年斯坦(J. K. Stein)发表了“藻类学方法手册” 培养方法与生长测定 1975年日本的田代昭彦发表了“水产饵料生物学” 1976年金尔(Kinne)的海洋生态学第三卷——第一部分的海洋植物培养;2)国内单胞藻培养 海水的培养种类比淡水发展快,如海带、紫菜、巨藻、裙带菜、江篱、麒麟菜、石化菜等 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进行藻类培养,1987年成立了中国淡水藻种库:九个门(蓝藻、绿藻、金藻、黄藻、裸藻、甲藻、隐藻、硅藻和红藻),100多属,1000多种 青岛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海洋研究所等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藻种室,可随时为生产、科研单位进行藻类培养提供种源;2)国内单胞藻培养 1959年叶清泉等,“固氮蓝藻的大培养” 水生所进行了固氮蓝藻培养和在农业、渔业中利用的研究 1959年黎尚豪等,“单细胞绿藻的大量培养” 1975年“淡水硅藻的大量培养” 海南、广东建起了多处螺旋藻培养基地,其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水产品育苗生产中;曾被视为害藻的螺旋鱼腥藻(Anabaena spiroides)经陕西省水产研究所多年研究,证实其为鲢易利用的优质饵料,并在大面积培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螺旋藻培养基地;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天涯海角镇 采用全海水养殖的新海得螺旋藻养殖基地基地 获得海南省进出口检验检疫局“出口注册企业”资格 70%的螺旋藻出口日本、马来西亚等地。 ;藻类培养基地;螺旋鱼腥藻;2)国内单胞藻培养 史贤明教授 在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分子生态及检测技术、微藻异养代谢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1997年在第三届亚太藻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