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股动脉穿刺幻灯片培训稿.ppt
常用血管穿刺入路及并发症防治
常用血管穿刺入路
Seldinger技术
Seldinger术是由Sven Ivar Seldinger于1953年提出来的血管穿刺技术,避免切开暴露血管插管造影的方法 。
经典Seldinger术的定义是:用带针芯的穿刺针穿透血管前后壁,退出针芯,缓慢向外拔针,直至血液从针尾喷出,迅速插入导丝,拔出针,通过导丝引入导管,将导管放至主动脉,即为Seldinger术。
摘自 李麟荪主编 《介入放射学-基础与方法》
摘自 李麟荪主编 《介入放射学-基础与方法》
摘自 李麟荪主编 《介入放射学-基础与方法》
一、股动、静脉穿刺入路
股动脉、静脉均较粗大
由此插管易到达全身各部位的血管
股动脉、静脉相关解剖
由该点进入股动脉其上方有腹壁下动脉分支,下方有股深动脉分支
透视下,97%股动脉通过股骨头内侧1/3靠近髋关节间隙
如动脉搏动不明显,可据此为定位依据。
股静脉常位于相邻动脉内侧约1cm
股动脉与骨性标志的投影关系
透视下显示股动脉投影于股骨头内1/3
本图右髂外动脉明显迂曲
穿刺方法
股动脉穿刺时左手触摸腹股沟皮肤皱折上方搏动最强处,右手持针对准该点斜行刺入。
老年人及儿童:股动脉易滚动,应用左手指将其逼紧或用中指和示指将其夹在中间,使之相对固定。
股静脉穿刺则在搏动点内侧约1cm试行,应间歇性退针以待静脉血流出.
穿刺成功后的做法
可见动脉血色鲜红自针尾喷出,静脉血色暗红,缓慢滴出,此时可送入导丝数厘米。
有时见动脉穿刺喷血不畅,则有可能部分针尖位于动脉前后壁或侧壁,不应盲目进导丝,应继续稍微退针并见喷血明显时方可送入导丝,然后插入导管。
若送入导丝有阻力,应在透视下观察导丝走行,大多数情况下是导丝在穿刺针前方盘曲或向外上方斜行进入腹壁下动脉,此时应后撤并旋转导丝试行进入,多可成功进入股动脉。
在无效情况下,应拔针稍压迫止血后重新穿刺
意外情况
由于髂外动脉狭窄或闭塞及其它因素如肥胖、低血压、有时触及不到股动脉搏动,可采用盲穿法穿刺股动脉。
首先触摸有无股动脉索条状改变,如能触及则穿刺此点。
透视下按前述解剖标志穿刺股动脉多可获得成功。
有条件可采用B超引导下穿刺
股动脉穿刺 注意事项
1.股动脉在股骨头内侧,股动脉通常斜行跨过腹股沟韧带中点,穿刺在腹股沟韧带下2cm,可避免形成腹膜内血肿,术后拔鞘也好压迫包扎。
2.局麻时先打一1cm皮丘,然后浸润股动脉两侧及上方,注意避免穿刺股动脉,打麻药时要回抽,以肯定针尖不在血管内。
3.穿刺时,针尖的斜面朝上,与皮肤呈45°(瘦的患者可30°,胖的可至60°),当针尖接近动脉时,可感到血管的搏动,将针平稳送入,通过动脉,移去针芯,将针慢慢后退止针尖位于动脉腔内,血应有力喷出!导丝才可插入。若回血很弱且少,或血颜色较黑,针可能在股静脉或紧靠动脉壁,甚至可能在内膜下,千万不要插入导丝和血管鞘,否则导致股动脉夹层并发症。
股动脉穿刺 注意事项
穿刺针喷血,但导丝却放不进去有6点原因:
1、穿刺针进入过深,触及股动脉后壁。
2、穿刺进入过浅,没有完全穿透动脉前壁。
3、穿刺针的角度过大,导丝难于进入。
4、穿刺针方向向下,导丝不能进入。
5、血管近心端狭窄。
6、穿刺针进入股动脉分支。
处理方法有:调整穿刺针的角度,可适当下压穿刺针尾端,旋转穿刺针的方向,使穿刺针的针尖斜面向上。也可用较软的泥鳅导丝进入,进入困难时,可嘱助手旋转导丝进入(但应防止进入夹层)。
如确定穿入血管分支,应拔除导丝重新穿刺。
二、肱动脉穿刺
1 解剖
2 穿刺方法
3 常见问题及处理
肱动脉
前方仅有筋膜和皮肤,正中神经在其内侧,桡神经在其后方,尺神经在其稍远的内后侧。
沿肱二头肌内侧下行,平桡骨颈高度分为桡、尺动脉。
发出肱深动脉,分布于臂肌
二、肱动脉穿刺
2 穿刺方法
患者仰卧,手臂伸直并外展,掌心朝上,肘关节过伸并轻度外旋。以肘部皮肤皱褶稍上方肱动脉搏动最强处为穿刺点。1%利多卡因约5mL行皮内注射局部麻醉。采用seldinger穿刺技术。
二、肱动脉穿刺
3注意事项
穿刺定位于上臂内侧下1/3、肱二头肌肌腱内侧搏动最明显处,以肘部皮肤皱褶稍上方处(二横指)穿刺最佳。因该处动脉位置表浅,穿刺易获成功,其深部有肱骨,压迫止血相对容易。
肱动脉管径约仅为股动脉的一半,而且不容易固定,故穿刺难度较穿刺股动脉高。穿刺前局麻药量要少,仅作一皮丘即可。穿刺针要锐利,方向要准,建议行动脉前壁穿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