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当仁,不让于师课件(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pptVIP

1.2当仁,不让于师课件(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2当仁,不让于师课件(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ppt

* 当仁,不让于师 1.熟知本课重要字词和其他相关文言知识,进一步提升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掌握本文所运用的反衬手法、细节描写等表现手法。 3.了解孔子作为万世师表的风范和人格魅力,把握孔子的形象。 4.理解孔子和其学生平等相处、充满关爱的精神。 “当仁,不让于师”出自《论语?卫灵公》,意思为“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孔子特别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强调师道尊严,学生不可违背老师。这是在一般情况下。但是,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师,也不必谦让。这是把仁德摆在了第一位,仁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恶的最高准则。 1.阅读课文,概括本文写了哪些方面的事,主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自我核对]事:弟子评价老师,孔子教导弟子,师生共同讨论。 思想:表现了师生之间平等相处、充满关爱的思想。 2.孔子的两大弟子子贡和颜渊眼中的孔子是怎样的呢?请用课文中的原话来回答。孔子是如何赢得弟子们的尊重的? [自我核对] (1)子贡眼中的孔子:“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其生也荣,其死也哀”。颜渊眼中的孔子:“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2)孔子凭借自己的学识与德行,赢得了弟子们的敬仰与尊重。 3.孔子对自己又是如何看待的呢?请用课文中的原话来回答。我们从中感悟到孔子的追求和品格如何? [自我核对] (1)孔子的自我认识:“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2)感悟:孔子自认为是一个努力追求圣与仁的人,自己的言行是光明磊落的,不隐瞒,不背道,愿意让天来评价衡量自己。   4.将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   (2)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   (3)自牗执其手。   (4)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这样做没有用啊!仲尼是不可毁谤的。 孔子到鲁国小城邑武城去,听到弹琴唱歌的声音。 (孔子)从窗户里握着他的手。   不为这个人哀痛,还为谁哀痛呢? 5.按提示默写课文中的相关语句。 (1)颜渊喟然叹曰:“       ,       。        ,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论语?子罕》) (2)子贡曰:“        ,        。言不可不慎也!        ,         。” (《论语?子张》) (3)孔子为人十分谦虚,面对弟子的赞誉,他认为自己离“圣”和“仁”还有很大差距,自己无非是能做到“       ,       ”罢了。 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  忽焉在后 君子一言以为知  一言以为不知  夫子之不可及也 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抑为之不厌  诲人不倦 牖(  )   莞尔(  )   喟然(  ) 饥馑(  ) 哂之(  ) 曾皙(  ) 舞雩(  ) 哭之恸(  ) 以俟君子(  ) 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yǒu   kuì  jǐn  shěn  yú tòng  xī  sì wǎn (1)君子一言以为知 (2)道之斯行 (3)夫子矢之曰 (4)毋吾以也 (5)鼓瑟希 (6)莫春者 (7)子路不说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知”通“智”,聪明,智慧。 “道”通“导”,引导。 “矢”通“誓”,发誓。 “以”通“已”,停止。 “希”通“稀”,稀疏。 “莫”通“暮”,晚。 “说”通“悦”,高兴。 病,重病,恶疾 恨,痛恨 (1)绝 人虽欲自绝 不如早与之绝 (2)疾 伯牛有疾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断绝 绝交 (3)厌 抑为之不厌 天厌之 满足 厌弃 结构助词,的 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代词,他,代孔子 代词,我 代词,这样的 语气助词 动词,到 (4)之 他人之贤者,丘陵也 夫子之得邦家者 仰之弥高 天厌之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亡之,命矣夫 子之武城 (5)抑 抑为之不厌 弦弦掩抑声声思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连词,不过 形容词,抑郁,低沉 连词,或者,还是 (6)因 因之以饥馑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不如因而厚遇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因拔刀斫前奏案 蒙故业,因遗策 动词,继,接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hanglipo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