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与对象基础-Read.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类与对象基础-Read

主要内容 程序设计发展历程 类设计的一般概念 效率至上的年代 计算机的发明到现在已经60年了,计算机程序设计方法也伴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提高而不断发展。硬件环境对软件设计既有严重的制约作用,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70年代,一台小型机的售价是10几万人民币,如果换算到今天,相当于大约100多万元,但是就是这样昂贵的小型机,他的内存是多少?答案是4K。 效率至上的年代 这就是当时的环境。这样的环境下,用什么写程序?当然只有机器码了。先用汇编写,然后翻阅手册手工改写为机器码,然后打卡或穿纸带,输入运行。可以想象,在当时的条件下,什么叫好的程序呢?什么叫优秀的程序?—— 技巧!在这种条件下,谈什么设计方法都是无用的,总之,那是一个效率至上的年代。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随着计算机的价格不断下降,硬件环境不断改善,运行速度不断提升。程序越写越大,功能越来越强,讲究技巧的程序设计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需求了。记得是哪本书上讲过,一个软件的开发成本是由:程序设计 30% 和程序维护 70% 构成。这只是一个理论值,实际上可能维护所占的比重会更大。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下面给出两个例子,大家来评价一下哪个更好: 题目:对一个数组中的100个元素,从小到大排序并显示输出。 方法1:冒泡法排序,同时输出。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for( int i = 0; i 100; ++i ) { for( int j = i + 1; j 100; ++j ) { if( a[ i ] a[ j ] ) { int iTemp = a[ i ]; a[ i ] = a[ j ]; a[ j ] = iTemp; } } cout a[ i ] “\t”; } cout endl;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方法2:先进行排序,然后输出。 for( int i = 0; i 100; ++i ) { for( int j = i + 1; j 100; ++j ) { if( a[ i ] a[ j ] ) { int iTemp = a[ i ]; a[ i ] = a[ j ]; a[ j ] = iTemp; } } } for( i = 0; i 100; ++i ) { cout a[ i ] “\t”; } cout endl;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显然,“方法1”比“方法2”的效率要高,运行的更快。 但是,从现在的程序设计角度来看,“方法2”更高级。原因很简单:(1)功能模块分割清晰——易读;(2)也是最重要的——易维护。 程序在设计阶段的时候,就要考虑以后的维护问题。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比如现在是实现了在屏幕上的输出,也许将来某一天,你要修改程序,输出到打印机上、输出到绘图仪上;也许将来某一天,你学习了一个新的高级的排序方法,由“冒泡法”改进为“快速排序”、“堆排序”。那么在“方法2”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是不是就更简单了,更容易了?!这种把功能模块分离的程序设计方法,就叫“结构化程序设计”。当然这个程序更进一步可以定义两个函数Sort()和Print(),用来排序和打印。 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 随着程序的设计的复杂性增加,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又不够用了。不够用的根本原因是“代码重用”的时候不方便。 面向对象的方法通过继承来实现比较完善的代码重用功能。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和思想,其实早在70年代初就已经被提出来了。 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 面向对象的目的是:强制程序必须通过函数的方式来操纵数据。这样实现了数据的封装,就避免了以前设计方法中的,任何代码都可以随便操作数据而因起的BUG,而查找修改这个BUG是非常困难的。 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 我们可以说,即使不使用面向对象,当我们想访问某个数据的时候,通过调用函数访问不就可以了吗? 是的,的确可以,但并不是强制的。人都有惰性,当我们想对 i 加1的时候,干吗非要调用函数呀?算了,直接i++多省事呀 正是由于这个懒惰,当程序出BUG的时候,可就不好捉啦。而面向对象是强制性的,从编译阶段就解决了程序员懒惰的问题。 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 巧合的是,面向对象的思想,其实和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理问题是吻合的。 举例来说,如果打算丢掉一个茶杯,怎么扔那?太简单了,拿起茶杯,走到垃圾桶,扔! 注意分析这个过程,我们是先选一个“对象”------茶杯,然后向这个对象施加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