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国名校语文试题重组测试系列01(第04期)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节选自《汉字趣编》之十二)
【小题1】下列有关“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竹子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是因为它外在的某些独特之处与这些君子贤人的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有契合之处。
B.《礼记?祀器》中说的“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是古代典籍中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竹子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文字记载。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魏晋时期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是为了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
B.王徽之、袁粲等人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以广袤的竹林为托身、浪迹之所,是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他们沉醉痴迷。
C.作为一种社会风范的竹,其虚心、有节、根固、顶风傲雪、四时不改柯易叶等特点被强调并引入社会伦理范畴,是中唐以后的事。
D.白居易《养竹记》总结出竹的高尚情操,刘岩夫《植竹记》将封建文人士大夫所共同钦慕的品格赋予竹子,使竹文化更具内涵。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从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到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寓情于竹、引竹自况来看,爱竹源于他们的性格。
B.“竹林七贤”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对后代封建文人产生了莫大影响,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与竹子结下不解之缘与之有关。
C.竹子最终演化成为封建文人士大夫思想意识中有德行的君子贤人的化身,并反映在文学作品中,有一个由外表到内在的转化过程。
D.将“刚柔忠义”等品格赋予竹子,将“亲慈子孝”、“尊敬长者”等伦理规范赋予了慈竹和筇竹,表明竹子在中国封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体系中已确立了牢固的地位。
【答案】
【解析】
【小题1】
【小题2】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 9分)
阅读下而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小题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臣民旁皇,莫有固志 旁皇:通“彷徨”,犹疑不决
B.教习竣,拟授给事中 竣:完成,完毕
C.廷臣交荐,起故官 交:交替,更替
D.事遂寝 寝:停止,平息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汪应轸直言敢谏的一组是(3分)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汪应轸出任江西佥事两年后上疏称病,不待复命便立即返乡,被巡按官员弹劾,后经自陈实情,又因吏部求情才得免罪获释。
B.汪应轸出任泗州知州时针对土地贫瘠、百姓懒情、不懂农桑的具体民情,采取买桑劝农、募工教织的措施,使得泗州百姓丰衣足食。
C.汪应轸为奉养亲老,请求调任南京,但与张璁、桂萼商议追封兴献皇帝尊号一事意见不合,立即上疏奏请世宗皇帝尊崇礼经与正统,以便安稳民心。
D.汪应轸曾用谷永劝谏汉成帝的典故当面劝止皇帝南巡,却因讽喻失当,招引圣怒,继而被罚跪宫门,遭受杖责几乎丧命。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应轸率壮夫百余人列水次,舟至,即挽之出境。
(2)凡一方有警,不行扑灭,致延蔓他境者,俱宜重论。”
【答案】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交:副词,一齐,同时。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由史论人的立场间接表明汪应轸直言敢谏。排除这几项可达到答案。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小题4】
。
【参考译文】
汪应轸,字子宿,浙江山阴人。少年时就有志向操守。正德十二年考取进士,选为庶吉士。正德十四年,皇上下诏书宣布即将往南方巡视。应轸上疏反对说:“自从皇上下诏以来,大臣和百姓徘徊不定,没有主意。临清以南一带,百姓相率抛弃家业不事贸易,往山谷逃窜。如果皇上不立即收回成命,恐怕发生意外。从前谷永劝阻汉成帝,说:‘陛下厌弃高贵的尊谀的臣子;汉成帝,是昏庸的君主。谷永进言汉成帝尚能容忍他。难道以陛下的圣明,还不能接受臣下的直言进谏吗?”疏章呈入,滞留在宫中。接着应轸又与翰林院修撰舒芬等人联名上奏请求。都跪在宫门外,受杖责几乎丧命。
(汪应轸)在翰林院学习结束后,朝廷准备授官给事中。皇上有旨任他为地方官,应轸于是外任泗州知州。泗州土地贫瘠人民懒惰,不懂耕种养蚕。应轸鼓励百姓耕种,买来桑树种植。又招募江南的女工,教当地人用蚕茧抽丝纺织。百姓因此丰衣足食。皇上正在南方征伐,宫中的使者沿途骚扰。汪应轸率领一百多个精壮农夫排列在水边,船来了,立即把船拉出本州境外。皇上驻留南京,命令泗州进献善于歌唱奏乐的美女数十人。应轸奏道:“本州女子粗蛮,无人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调研】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一)课时作业:1-2-2-2《函数的表示法》(第2课时) .doc
- 【高考调研】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一)课时作业:1-2《函数及其表示》习题课 .doc
- 【高考调研】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一)课时作业:1-1集合 习题课.doc
- 【高考调研】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一)课时作业:1-3-1-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第1课时) .doc
- 【高考调研】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一)课时作业:1-2-2-2函数的表示法(第2课时).doc
- 【高考调研】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一)课时作业:1-3-1-2单调性与最大(小)值(第2课时).doc
- 【高考调研】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一)课时作业:1-3-1-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第1课时).doc
- 【高考调研】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一)课时作业:1-2-2-1函数的表示法(第1课时).doc
- 【高考调研】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一)课时作业:1-3-1-4《单调性与最大(小)值》(第4课时) .doc
- 【高考调研】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一)课时作业:1-3-1-4单调性与最大(小)值(第4课时).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