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校高考语文最新段考试题精选分类汇编(第三期)12.文学常识、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docVIP

全国名校高考语文最新段考试题精选分类汇编(第三期)12.文学常识、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国名校高考语文最新段考试题精选分类汇编(第三期)12.文学常识、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

全国名校2014高考语文最新段考试题精选分类汇编(第期) 1. (201·福建四地六校上学期第一次联考★)下列各项中,对作品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贾母见元春有兴猜谜,自己越发喜乐。也命他姊妹各自做谜粘于屏上。元春迎春等姊妹四人的谜底分别为爆竹、算盘、风筝、海灯,贾政心内沉思:今乃上元佳节,如何皆作此不祥之物为戏耶?心中烦闷,大有悲戚之状。 B、宝玉过生日,令宝玉受宠若惊的是妙玉送来了一张生日贺笺,署名“槛内人”,宝玉不敢贸然回复,在请教了邢岫烟之后回房写了帖子“槛外人宝玉熏沐谨拜”,亲自拿了到栊翠庵,只隔门缝儿投进去便回来了。 C、贾母生日宴时气氛冷清,黛玉也对景感怀而俯栏垂泪,只有湘云拿话宽慰她,并责怪宝钗自食其言。二人说到诗社,便豪兴顿起,到凹晶馆赏月联句。 D、宝玉听丫头说晴雯去做了芙蓉之神,宝玉见园中去了司棋等五个,又去了宝钗一处,大观园不久要散,悲痛不已,只想与黛玉、袭人同死同归。后来竟然神思臆想,作了一篇《芙蓉女儿诔》,在月下花前哭着读了出来。 E、迎春嫁给孙绍祖以后,日子过得非常艰难。孙好色好赌,对迎春非打即骂,还说贾赦收了他五千两银子等等。邢、王二夫人等知道情况后,无不难过落泪,却也无可奈何。 BE。B项妙玉署名是“槛外人”,宝玉署名“槛内人”。E项邢夫人并不在意,也不问迎春夫妻和睦与家务之事。2. (201·福建四地六校上学期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 黛玉叹道:“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 以上选段中“你”是谁?请简述黛玉说这番话的始末。 薛宝钗。黛玉嗽疾复发。宝钗探望,建议用燕窝粥食补。黛玉自责平日多心错怪宝钗,并感叹自己无依无靠讨人嫌。宝钗说自己与她也算是同病相怜,并许诺送燕窝来。黛玉很感激。 3. (201·福建四地六校上学期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完成后面的问题。(4分) ①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 ②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日:“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日:“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 孔子向季康子提出了哪些“为政”的主张?请综合以上材料,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案】:①孔子从“政”字的解释入手,告诉季康子当政者自身品行要端正,只有先正己方能正人,才能带领百姓走上正道;②孔子反对杀人的恶政,并以“风行草偃”为喻,强调使“民善”的关键在于当政者个人的道德表率作用。(共4分,每点2分). (201·福建四地六校上学期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完成后面的问题。(3分)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论语·宪问》)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在孔子、曾子看来,“士”应该具备怎样的道德修养?请综合以上材料,用自己的话回答。 ①不在意物质生活的粗劣,能安贫乐道;②不留恋家庭生活的安逸,要有远大的志向;③要有使命感,把实现“仁”看作是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并为之奋斗终生。(共3分,每点1分) 5. (201·江苏扬州中学10月月考试题)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轮辐盖轸,皆 有 职 乎 车 而 轼 独 若 无 所 为 者 虽 然 去 轼 则 吾 未 见 其 为 完 车 也 轼 乎 吾 惧 汝 之 不 外 饰 也。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 (北宋·苏洵《名二子说》) 20.苏洵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苏轼,字 ;苏辙,字 。(2分) 21.苏洵给两个儿子取名“轼”、“辙”,分别有什么用意?(2分) 19.轮辐盖轸,皆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