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咏史怀古诗歌鉴赏技巧教学案.docVIP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咏史怀古诗歌鉴赏技巧教学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咏史怀古诗歌鉴赏技巧教学案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2014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咏史怀古诗歌鉴赏技巧教学案 咏史怀古类诗歌是一种或以历史遗迹为依托、或以古人事迹为题材来抒写作者某种内在情志的诗歌体裁。这类诗歌,融合了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体现着一种时代的穿透力,读起来总会给人一种沧桑旷远之感。 从作者的创作动机来看,这类诗歌大体有三种基本类型: 一、就史事论史事 作者对历史作冷静的思考,并不置身其中,但在对历史和古人的评价中,往往表现出一定的个人取向和感性认识。这一类型的诗歌,着眼史事,议论引发,将自己的态度诗化地表达出来。 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可是对项羽战败自刎却有着不同的看法。杜牧在诗中写道:“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对项羽自刎表现出无限惋惜;而王安石却从项羽穷兵黩武的行径入笔,道出“江东弟子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意识到项羽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三、以史事言情志 作者将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寄托于历史人物,借以抒情明志。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是采取对古人伟业的追溯,最终引出“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感慨,表达出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此类诗歌多铺陈渲染,以景衬情,与古人沟通,鉴赏时既要了解历史人物,又要对作者的思想性格和创作音景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准确把握作者在作品中所抒之情、所明之志。 那么,如何才能准确地把握某一首咏史怀古类诗歌的类型,进而深入就里地去鉴赏呢? 其一,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历史知识。 咏史怀古诗往往立足于正面写史,通过写史来达到表情达意的目的。因此,做好平时对历史知识的积累,这是首要问题。这里所说的历史知识,指的是人物、典故和历史事实。只有了解了这些历史知识,才能明确作品中所引题材的实质,沟通作者的写作意旨,进而确定鉴赏的基本方向。 例如1996年高考,选的是元代作家阿鲁威的散曲《咏史》,如果知道了作者歌颂的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回答问题就容易多了。 其二,了解作者的思想倾向以及创作背景。 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史事发怀古之幽情,往往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慨的媒介,因此充分了解作者的思想倾向和创作背景就显得尤为重要。正所谓“诗言志”,如果抛开诗歌的现实性和主观倾向性,就很难认识到诗歌所要表达的精神实质.对诗歌的内容理解就会有失偏颇。因此,我们要在平时加强对常见作家的了解,解答问题时要多注意关于创作背景的提示内容。 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如果了解到这是作者被贬黄州后的作品,再结合苏轼豪放的艺术风格,我们也就可以给这首词作基本定位了。 融合相关信息,深入进行思考,就可以确定一首咏史怀古诗的类型。有了对诗歌类型的认识,再注意各种表现手法(如比喻、象征、对比、反衬、渲染烘托、动静结合、虚实结合 等)的运用,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去鉴赏了。 实战演练 (一)金陵怀古 刘禹锡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1.诗的颈联表达了什么观点?《伶官传序》中哪句话恰恰说明了这个道理? 2.请从诗的结构和艺术手法两方面简要谈一谈你的认识。 (二)金陵怀古 王硅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1.诗的题目为“怀古”,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怀古”是为了 。整首诗体现出一种 的格调。 2.如果将颔联的“来”改为“落”,“下”改为“泛”好不好?为什么? (三)[中吕]山坡羊·长安怀古 赵善庆 骊山横岫,渭河环秀,山河百二还如旧。狐兔悲,草木秋;秦宫隋苑徒遗臭,唐阙汉陵何处有?山,空自愁;河,空自流。 1.这首曲子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写景?从整首曲子来看,这种手法的运用有什么效果? 2.“山,空自愁;河,空自流”该如何理解? (四)[黄钟]人月圆·山中书事 张可久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1.这首曲子上片意在咏史,从整首曲子来看,作者咏史有什么作用? 2.从下片内容看,作者有着怎样的人生追求? 参考答案 (一)1.表达了险要的山川形势并不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国家兴亡,应当取决于人事的观点。《伶官传序》中“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也正说明了这个道理。 2.这首诗前两联点出与六朝有关的金陵名胜古迹,通过今昔盛衰对比,为下文的议论和感慨打下铺垫;后两联则是借古讽今,以亡国之音《玉树后庭花》来告诫唐代统治者不能依托山河之险,沉溺声色享乐,步六朝破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