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总复习汇总使用古代文化常识.ppt
古代文化常识
赵胜利
称呼习惯
称呼
几种情况
举例
直称姓名
自称 厌称或自作介绍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于后谄
称对方的字 号 斋名 谥号 官名 籍贯 为官之地 有时或几项兼称。
表示对别人的礼貌和尊敬。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闻翰林天台陶先生言
称对方为“公”“君”“吾子”
专门表示尊敬或表示近亲的称谓。
吾子淹久于弊邑。
庶子(小人)鲰生(浅陋无知的人)黔首(贱称百姓)
鄙视对方
唉!庶子不足与谋
称对方为“卿”
早期古人对人的敬称,后多用君主对臣下的称呼
卿欲何往?
加“令”“仁”“贤”
表尊敬客气
贤弟 仁兄 令堂
由人物身份,人物关系所确定的称谓 1谦称—称自己
人物身份
谦称
举例
国君
寡人 朕
子自称日“朕” 寡人无疾
王侯
孤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一般人
仆 不才 不佞 愚 鄙人 敝人
恢维宇宙,斯吾之鄙人愿也
妇女
妾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指自己家人
加“家”“舍”
家兄 舍弟
2敬称—称别人
人物身份
敬称
举例
国君
陛下 皇上 大王
已死的皇帝(庙号)
汉高祖 宋太祖
老师
子 夫子 师 先生
子墨子;夫子何哂由也
官或尊长
公 君 足下 丈人 大人
愿足下更虑之 公为我献之
3其他
人物关系
称谓
举例
称平辈
尔; 汝
而安敢轻吾射 汝亦知射乎?
称晚辈
小子 小生
小生乃欲相吏邪?
称去世的长辈
加“先”字
先妣
表叔侄关系
加“从”字
求太监后,得二从子
各年龄段称呼
序号
称呼
年龄
序号
称呼
年龄
1
襁褓
不满周岁
10
弱冠
男子二十
2
黄口
婴儿
11
而立之年
三十岁
3
孩提
二三岁
12
不惑之年
四十岁
4
始龀
七八岁
13
知天命之年
五十岁
5
垂髫
幼年
14
耳顺(花甲)
六十岁
6
总髻总角
幼年 童年
15
古稀之年
七十岁
7
总发束发
童年 少年
16
耄耋之年
八九十岁
8
豆蔻年华
女子十三四岁
17
期颐之年
百岁
9
及笄之年
十五岁(为成年)
二、历法
纪年法
1年号纪年法:我国最早的纪年法是用王公即位的年次表示。以“元,二,三……”为序数,至去世为止。如:鲁僖公元年,鲁庄公十年。从西汉武帝建元起,以年号纪年,用“元,二,三……”为序,更换年号则重新开始。如:元嘉元年,汉末建安中,元和十年。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重新纪年,称作“改元”。如:“是年夏王,改景炎”。
2干支纪年法: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葵叫十干,用以表序。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戍亥叫十二支,用以记时。用十干和十二支循环花相搭配组成甲子,乙丑,丙寅……葵亥,然后用甲子重新相配正好为数六十,通常叫六十花甲子,循环使用,周而复始,从东汉起采用干支纪年法。如“予犹记周公之被捕,在丁卯三月之望。”
3年号,干支结合纪年。如“顺治二年乙酉四月,乾隆丁亥冬”。
纪日法
1用干支纪日:如六月丁丑(即六月初九)夏四月辛已(即十三日)。由于六十甲子和夏历的两个月的天数(五十九天)并不等同,故每月的干支名称与日期并不完全对应。
2按初一初二至三十的序数纪日。每月的初一十五月底这三天又有特定的称呼,分别叫做“朔”“望”“晦”。
(4)纪时法
古人纪时用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从23点(即夜十一点)起至夜一点 配子,依次顺推,前一个时辰为初,后一个时辰为正,这样也就等于将一昼夜十二个时辰分成二十四小时辰。搭配关系参见十二时辰与十二地支纪时关系表。
十二时辰
黄昏
人定
夜半
鸡鸣
平旦
日出
朝食
隅中
日中
日仄
晡时
日夕
十二地支
戍
亥
子
丑
寅
卯
辰
已
午
未
申
酉
二十四时
19 - 21
21- 23
23- 1
1 - 3
3 - 5
5 - 7
7 - 9
9 - 11
11- 13
13- 15
15- 17
17- 19
五更
20- 22
22- 24
24- 2
2 - 4
4 - 6
五更
一更
二更
三更
四更
五更
节气
1元日:农历正月初一,也叫元旦,今多 称春节。
2元夜:即上元之夜,农历正月十五,又叫元宵,是赏灯节
3寒食:清明前一或前两天为寒食节。从这一天起禁火三日:寒食过后重新起火,叫新火,习俗有乞新火,踏青,插柳等。
4端午:为纪念屈原投江,有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5七夕:七月初为女儿节,七夕节。传说牛郎织女七夕相会,又有妇女“乞巧”的习俗。
6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九为阳数,日月皆逢九,故又叫重九,赏菊佳节。
7社日:农家祭社(土地神)祈年的日子。分春社,秋社,分别在春分秋分前后举行。
8伏日:夏至三伏,伏日指进入初伏的那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