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lirichier三七的小知识 三七植物学性状 生辰八卦 真伪优劣 革命与三七 资源现状 研究开发 三七植物学 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 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的中国特有种。 生长环境 三七属喜阴植物。喜冬暖夏凉的环境,畏严寒酷热;喜潮湿但怕积水,土壤含水量以22%-40%为宜。夏季气温不超过35℃,冬季气温不低于零下5℃,均能生长,生长适宜温度18-25℃。三七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范围广,但以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上为好。凡过黏、过砂以及低洼易积水的地段不宜种植。忌连作,土壤酸碱度4.5-8。 一年生三七只有1枚掌状复叶; 二年生有2-3枚掌状复叶,每校由5-7片小叶构成,开始抽薹开花; 三、四年生三七一般生3-5枚掌状复叶,每枚多数由7片小叶构成, 少数多达9片小叶。五年以上的三七,复叶数可达6枚。 各年生掌状复叶的多少受生长发育条件影响,营养充足,发育条件适宜,掌状复叶数多。 生辰八卦 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的中国特有种,学名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起源于2500万年前的第三纪古热带山区的残余植物。现仅存于我国西南部云南省文山州境内,以文山县老君山周边地区为原产地和主产地。从赵宜真编撰的《仙传外科秘方集》(1378年)算起迄今已有625年,民间用三七作为创伤、血症、滋补强身之药已上千年, 历史 古籍 始载于《本草纲目》。并云:“生广西南丹诸州番峒深山中,采根暴干,黄黑色。团结者,状略似白及;长者如老干地黄,有节。” 据《本草纲目》记载:“三七近时始出,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 清代乾隆年间《开化府志》中有“开化三七,在市出售,畅销全国”的记载。 《本草纲目拾遗》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训中药之最珍贵者。” 目前公认的文山种植历史不少于400年。全国95%以上的三七产在文山。 “三七”由来 从生长条件看,三七生长在三分潮湿七分干燥的土壤中,外部环境又需三层阳光七层阴。 从外观形状上看,三具有“三道节子七片叶子”的特征。 从栽种与收成的比例来看,三七病害繁多,十分难种。古人种三七艰辛无比,收成时多数是三分收获,七分损失。 从种植年限方面看,民国《马关县志》杂类之五载:“三七者,必种后三年始成药七年乃完气。” 真 伪 优 劣 真品三七口尝鉴别:有人参气味,尝之苦后回甜,伪品气微辛,味微苦,有辛辣味,不回甜。 伪品,一般以莪木的干燥根茎,呈卵形、圆锥形,表面为黄褐色,长3厘米~6厘米,有人工刀刻状,似真品,体重质轻,断面为棕黄色,同真品比较明显。 优质三七一般是出产于道地产区的正品春七 采收 疙瘩七萝卜七 块根、支根、须根和不定根 根茎,三七根茎俗语称羊肠头 果实和种子(红籽) 春七 冬七 “春三七”简称“春七”,是指采收当年在开花前摘去花苔,不留红籽的三七,多在中秋节前后采挖,少数推迟到次年二月前采挖。春七气势足、饱满、体重、坚实、不空泡、无裂隙,细纹紧密,横断面菊花心明显,品质好。 “冬三七”简称“冬七”,是指采收当年培育籽种,在收获籽种后采挖的三七,多在12月至次年二月前采挖。冬七气势不足,瘦而皱缩,不饱满,质地泡松,品质相对较差。 藤七 土三七 血三七 姜状三七 和 屏边三七 文化传承 三七的传说有壮族、苗族、瑶族、彝族、汉族五种传说之多 《“三七姑娘”的传说》说的是很久以前,文山县老君山有一户人家,阿爹得了筋骨病,阿妈被刀砍伤。有位仙女听到人间有哭声,就变成一只天鹅飞到人间,悄悄地把一颗神药丢下人间,为老人治好了病,这颗神药就是三七。 小仙女一不小心就对小伙动了心,下凡常住文山… 抗日战争VS三七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八年抗战,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同仇敌忾,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颂歌。闻名于世的台儿庄战役来,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让日本侵略军吃尽苦头。而作战中,滇60 军等云南军队重创日军,日军认为滇军有秘密武器,只不过比其他兄弟部队多了三件东西:一是一只竹筒烟袋;二是一顶竹斗笠;三是一瓶“云南白药”。云南人多吸水烟袋,携带烟袋可防署抗瘴,避免蚊叮虫咬,头疼肚痛喝点烟袋水即可治疗,戴竹斗笠可遮风雨日晒,带“云南白药”或“云南宝丹”可内服外敷。可治刀枪等外伤,消炎止痛等杂病。日本侦察机把看到的云南军队说有神秘武器,误认为所带的竹筒烟袋都是60 炮,八二炮,把所戴的竹笠认为是炮盘及其他武器。 滇军备有“云南白药”和“百宝丹”。在那种特殊的战争年代,“云南白药”和“百宝丹”是最好的“刀枪药”。而“云南白药”和“百宝丹”的主要成份就是三七。所以,在抗日战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