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章-细胞质膜与跨膜运输教材课程.ppt
细胞质膜与跨膜运输
Cytoplasmic Membrane Transmembrane Transportation
;3.1 概述;3.1.1 细胞的膜结构;3.1.2 细胞膜的功能;1. 界膜和区室化(delineation and compartmentalization) 划定了细胞的边界,并在胞内划分了许多以膜包被的区室。
2. 调节运输(regulation of transport) 膜为两侧的分子交换提供了一个屏障,一方面可以让某些物质自由通透,另一方面又作为某些物质出入细胞的障碍。
3. 功能区室化 通过形成膜结合细胞器,使细胞内的功能区室化。例如细胞质中的内质网、高尔基体等膜结合细胞器的基本功能是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而溶酶体的功能是起消化作用,酸性水解酶主要集中在溶酶体。;4. 信号的检测与传递(detec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细胞质膜中具有各种不同的受体,能够识别并结合特异的配体,进行信号的传递。
5. 参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intercellular interaction) 在多细胞的生物中, 细胞通过质膜(包括膜中的一些蛋白)进行细胞间的多种相互作用,包括细胞识别、细胞粘着、细胞连接等。
6. 能量转换(energy transduction) 细胞膜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参与细胞的能量转换。例如叶绿体利用类囊体膜上的结合蛋白进行光能的捕获和转换,最后将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在碳水化合物中。
;3.2 红细胞膜结构;电子显微镜下的红细胞;红细胞血影;3.2.2 红细胞膜结构的研究;Langmuir 水盘中展现单脂层;红细胞膜脂双层概念的提出;3.2.3 红细胞质膜;红细胞膜骨架;■ 红细胞膜蛋白的组成;几种主要的红细胞膜蛋白是(其中血影蛋白、血型糖蛋白、带3蛋白约占膜蛋白的60% 以上): ;■ 红细胞膜骨架的形成;红细胞膜骨架蛋白的主要成分包括: 血影蛋白、肌动蛋白、锚定蛋白、带3蛋白、带4.1蛋白等。
红细胞膜骨架的网状支架的形成及与膜的结合过程大致分为三步:
● 首先是血影蛋白与4.1蛋白、肌动蛋白的相互作用
● 4.1蛋白同血型糖蛋白相互作用
● 第三是锚定蛋白与血影蛋白、带3蛋白的相互作用;3.3 质膜的化学组成;干重的百分比(%) ;3.3.1 膜脂(membrane lipids) ;● 磷脂(phospholipids);胆固醇(cholesterol);胆固醇的分子较其他膜脂要小, 双亲媒性也较低。胆固醇的亲水头部朝向膜的外侧,疏水的尾部埋在脂双层的中???。;■ 膜脂的特性和功能 ;膜脂都是两性物质, 都具有亲水的极性头和疏水的非极性的尾, 大多数磷脂和糖脂在水溶液中能够自动形成双分子层结构。当这些兼性分子被水环境包围时, 它们就聚集起来, 将疏水的尾部埋在里面, 亲水的头部露在外面与水接触。可能有两种形式: 形成球状的分子团(micelles), 把尾部包在里面;或者形成双分子层(bilayers), 把疏水的尾部夹在头部的中间, 或形成脂质体( liposome)。;膜脂的主要功能是构成膜的基本骨架,此外还有其他一些重要功能;3.3.2 膜的碳水化合物;膜糖的存在方式;■ 膜糖的功能 ;3.3.3 膜蛋白(membrane protein);2.外周蛋白(peripheral protein)又称附着蛋白(protein-attached)。这种蛋白完全外露在脂双层的内外两侧,主要是通过非共价键附着在脂的极性头部, 或整合蛋白亲水区的一侧, 间接与膜结合。 ;3. 脂锚定蛋白(lipid-anchored)又称脂连接蛋白(lipid-linked protein),通过共价键的方式同脂分子结合,位于脂双层的外侧。同脂的结合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蛋白质直接结合于脂双分子层,另一种方式是蛋白并不直接同脂结合,而是通过一个糖分子间接同脂结合。 ;膜蛋白的功能;表: 某些膜蛋白及其功能;■ 膜蛋白的研究方法;去垢剂在膜蛋白分离中的作用 ;膜蛋白在膜中位置测定 ;3.4 膜的分子结构及特点;■ 片层结构模型(Lamella structure model);单位膜模型(unit membrane model);■ 流动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 大肠杆菌细胞质膜;Q:孔蛋白只存在于双层膜的外膜中,为什么?;3.4.2 膜的不对称性(membrane asymmetry);● 膜蛋白的不对称
每种膜蛋白在膜中都有特定的排布方向,与其功能相适应,这是膜蛋白不对称性的主要因素。膜蛋白的不对称性包括外周蛋白分布的不对称以及整合蛋白内外两侧氨基酸残基数目的不对称。 ;● 膜糖的不对称
膜糖以糖蛋白或糖脂的形式存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41T 2412-2023 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docx VIP
- DB11_T 387.1-2016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评定 第1部分:河道整治.PDF VIP
- IPC-1602-CN:2020+印制板操作和储存标准+-+完整中文电子版(36页).pdf VIP
- 肝病相关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解读.pptx VIP
- 夏枯草种植技术规程.pdf VIP
- 【室内装修施工组织设计】.docx VIP
- 生物物理学导论-08省名师优质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 VIP
- DB41_T 2416-2023 高标准农田 智慧灌溉技术规程.docx VIP
- 棉纺织生产工艺流程大全.pdf VIP
- 生物物理学课件.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