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一化学(4-3 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一课时)).ppt

高一化学(4-3 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一课时)).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一化学(4-3 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一课时)).ppt

3.三氧化硫——针状晶体 酸性氧化物,它溶于水生成硫酸,工业上利用这一原理生产硫酸,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 SO3+H2O=H2SO4 SO3+CaO=CaSO4 SO3+Ca(OH)2=CaSO4+H2O 小结 SO2 漂白性 特 性 重视环境保护,防止酸雨危害环境! 与H2O反应 与碱反应 酸酐 与碱性氧化物 氧化性 还原性 +4价 判断下列反应哪些不属于可逆反应? √ A.NO2 N2O4 B.2H2+O2 2H2O C.SO2+ H2O H2SO3 D.CO2+ H2O H2CO3 点燃 电解 2、 下列反应中,SO2被还原的是 A、SO2+CaO=CaSO3 B、SO2+Br2+2H2O= H2SO4+2HBr C、SO2+2Mg=S+2MgO D、SO2+H2O2=H2SO4 C 3、关于SO2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易液化 C.一定条件下能与O2反应 D.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E.水溶液具有强酸性 F.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AE 4、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SO2使品红溶液褪色 B、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 C、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 D、O3使某些染料褪色 C 氧化性:N2+3H2========2NH3 催化剂 高温、高压 (工业合成氨) 还原性:N2+O2======2NO 放电或高温 1、N2 通常状况下,N2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2NO + O2 = 2NO2 2、NO (1)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气体,不溶于水,有毒 (2)化学性质: (因此,NO不能与O2大量共存) NO能使人中毒,其原理与CO相似,是通过 呼吸道被人体吸入后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 一氧化氮血红蛋白,使其失去携带O2的能力,导致中毒。 2、NO2 (1)物理性质: 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密度比空气的大 易液化 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 3NO2+H2O=2HNO3+NO 实验:请你设计实验,要求尽可能多地使NO2被水吸收。 实验步骤 现象 解释 1 将一支充满NO2的试管倒立在盛有水的水槽中 红棕色气体逐渐消失,水位上升,最后充满试管的2/3,无色气体充满试管上部的1/3 3NO2+H2O=2HNO3+NO 2 制取少量的氧气 2H2O2=2H2O+2O2↑ 3 将氧气慢慢的通入步骤1的试管中 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气体,又变为无色气体,气体体积减少,液面不断上升 2NO+O2=2 NO2 3NO2+H2O=2HNO3+NO 在这个过程中要通入多少的O2和NO2才能完全转变成HNO3呢?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NO2与O2以4:1的体积比(物质的量比)混合,与足量的水反应就可以完全转变成硝酸 4 NO2+O2+2H2O=4HNO3 三、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 酸雨对环境的危害 这正是工业文明带来的新课题! 我国其它酸雨区: 1、珠江三角洲及其北部 2、杭州湾 酸 雨 pH<5.6的雨水 空气中S的氧化物和N的氧化物(H2SO4、HNO3)随雨水降下就成为酸雨。 危害:破坏农作物、森林、草原, 使水土酸性化;加速建筑物等腐蚀。 1、硫氧化物主要来自含硫矿物的燃烧,氮氧化物来自汽车尾气。 2、酸雨的形成过程: S SO2 SO3 H2SO4 硫酸型酸雨: 硝酸型酸雨: NO2 HNO3 防 治…… 主要是固硫和尾气净化。固硫方程式 S + O2点燃SO2 CaO + SO2 = CaSO3 2CaSO3+O2=2CaSO4 环境污染常见的种类: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土壤污染 食品污染 噪声污染 随着手机越来越普及,一些高分贝的个性化手机铃声逐渐成为人们的新宠,然而专家指出,如果手机铃声不加以控制,就很可能成为新的污染源。 手机的铃声音量均可达80分贝以上,而经积分级器测试,距1米处,手机铃声平均为76分贝,距5米仍有60分贝,如果把手机放在耳边时可达129分贝;如果2部手机同时响起距1米可达80分贝,由此可见,手机铃声的确很“吵” 据专家介绍,噪声一般来说,对于睡眠的理想值是30分贝,而脑力劳动是40分贝,体力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