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语文严氏教子篇文言语段综合练习精美PPT课件.ppt

语文严氏教子篇文言语段综合练习精美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严氏教子篇文言语段综合练习精美PPT课件

“第二届维纳恩湖业主垂钓大赛“活动方案4S店开业庆典活动总结8D团队导向解决问题方法GSM网规网优专题培训教材-覆盖问题处理K线顶部双烛定式信号 三、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教子篇  颜之推①   夫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书之玉版,藏诸金匮。生子孩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 ①颜之推(531—591):字介,琅邪临沂(今山东)人。《颜氏家训》是他晚年之作,分七卷,共二十篇,享有“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的美誉。 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②,恣其所欲,宜诫反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 ②运为:云为,即言行。   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于呵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训者,可愿苛虐于骨肉乎?诚不得已也!   王大司马母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在湓城时,为三千人将,年踰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梁元帝时,有一学士,聪敏有才,为父所宠,失于教义。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一行之非, 揜③藏文饰,冀其自改。年登婚宦,暴慢日滋,竟以言语不择,为周逖抽肠衅鼓云。   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由命士以上,父子异宫,此不狎之道也;抑搔痒痛,悬衾箧枕,此不简之教也。或问曰:“陈亢喜闻君子之远其子,何谓也?”对曰:“有是也。盖君子之不亲教其子也,《诗》有讽刺之辞,《礼》有嫌疑之诫,《书》有悖乱之事,《春秋》有邪僻之讥,《易》有 ③揜:yǎn 通“掩”。 备物之象:皆非父子之可通言,故不亲授耳。”   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共叔之死,母实为之。赵王之戮,父实使之。刘表之倾宗覆族,袁绍之地裂兵亡,可为灵龟明鉴也。   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 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吾时俛④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 (节选自《颜氏家训》) 《教子篇》练习题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礼节:礼仪 B.凡人不能教子女者 凡人:普通人 C.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 楚挞:用棍杖殴打 D.顽鲁者亦当矜怜 矜怜:夸耀同情 C(A礼节:按照礼仪加以节制;B凡人:大凡人们; D矜怜:怜悯同情)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父子异宫,此不狎之道也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B.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C.为父所宠,失于教义 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D.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B) 判断 音衬 顺承 顺承 被动 所结构 他的 他 《教子篇》练习题 8.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本文中主要阐述了有关子女教育的问题。他认为上智的人不用教育就能成才,下愚的人即使教育得再多也不起作用。 B. 作者认为胎教与儿童的成长密切相关,比如学习孝、仁、礼、义等知识,小孩一出生就能识得别人的脸色、懂得别人的喜怒。 C.作者在文中引经据典,将魏老夫人教子与梁元帝时一父亲教子的方式和结果进行正反对比,说明教育子女的重要性。 D.作者举出“共叔之死”与“赵王之戮”分别是“母实为之”“父实使之”的事例,有力地说明了“人之爱子,罕亦能均”。 (B) 《教子篇》练习题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 ⑵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 ⑶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 愤怒一天比一天增多也只会增加怨恨,等到长大成人,最终成为品德败坏的人。   一句话说得有道理,(他父亲)便在路上广为宣扬,一年到头都赞不绝口。   如果用这种办法自己可以到达卿大夫、宰相的位置,(我)也不愿让你们去干这样的事情 《教子篇》练习题 10.作者在文中表达其关于“教子”的观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