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光小学传统文化讲座礼仪篇.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成都新光小学传统文化讲座礼仪篇

Bradley Hand ITC * * 华夏复兴 人人有责 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有礼仪之大,谓之夏 新光小学 四年级三班 礼仪篇 彬彬有礼,谦谦君子 进退有节,礼尚往来 礼贤下士,扫榻以迎 温文尔雅,洗耳恭听 相敬如宾,礼让三先 中国古代的礼仪绝大多数都由西周初年周公创立。 周代礼乐文化的主要内容都保存在“三礼”中 礼文化 关于礼仪的成语 华夏文化的核心 是 吉礼 凶礼 军礼 宾礼 嘉礼 礼文化 5种 又叫抱拳礼,正式称呼叫揖礼,是传统见面礼 《论语· 微子》:“子路拱而立。” 古人以左为敬,行拱手礼时,左手在外,表示真诚与尊重。丧事则相反。 女子行拱手礼时,左手在内,右手在外,若遇丧事行礼,反之。 拱手礼 旅揖 按等级分别作揖 土揖 用于长辈或上司还礼 时揖 同辈日常辞别礼 天揖 正式场合对尊长及同族人行礼 特揖 逐个作揖 旁三揖 对众人一次作揖三下 土揖 时揖 天揖 特揖 旅揖 旁三揖 作揖 天 揖 时 揖 土 揖 单击此处添加您的文字内容。本模板的所有素材和逻辑图表,均可自由编辑替换和移动。。 单击此处添加您的文字内容。本模板的所有素材和逻辑图表,均可自由编辑替换和移动。。 唐· 柳宗元 入郡腰恒折, 逢人手尽叉。 出现于唐末,流行于五代、辽、宋、金、元时期。 同一种礼仪在不同时期略有不同 叉手礼 这种行礼方式适用于男女老幼,是地位低者向地位高者行的一种礼,以示尊敬。 行军礼时,右手持武器,左手抱住右手。 古人以左手为善,右手为恶,左抱右,寓意扬善隐恶。 抱拳揖礼 源于古代军礼 左掌代表德、智、体、美。屈指表示不自大 右拳表勇猛。左掌抱右拳,表示节制勇武 左掌右拳拢屈,两臂屈圆,表示五湖四海是一家 左掌为文,右拳为武,文武兼学,虚心求知 立掌如月,握拳如日,意为推让。 在现代,“抱拳礼”是武术界的礼节。 冠礼 嘉礼的一种,也叫成年礼、成丁礼,起源于原始社会。由家族长辈依据传统为青年人举行一定的仪式。 《礼记·内则》:“二十而冠,始学礼”。二十岁,是学习和践行华夏礼仪的开始。 举行冠礼就是要提告诉行冠礼者: 周始 唐继 南北沦 清灭 今而重生 汉盛 宋兴 元沉 明复 近亡 冠礼的历史演变 从此将由 “孺子”转变为成年人,要为承担家庭和社会的责任而努力。 行礼时,长辈会祝辞:在这美好吉祥的日子,给你加上成年人的服饰;请放弃你少年儿童的志超,造就成年人的情操;保持威仪,培养美德;祝你万寿无疆,大福大禄。 与会的德高望重的嘉宾为受礼者取字。 例:刘备,字玄德。关羽,字云长。 择日 祝辞 冠礼前要先卜筮吉日,然后将吉日告知亲友。 取字 02 03 04 编辑文字 编辑文字 编辑文字 编辑文字 近代在西化思潮冲击下,冠礼被中国人彻底遗忘。 清军入关,“剃发易服” “十从十不从”让汉民族从此告别了延续几千年的加冠礼仪。 明朝,从皇帝到庶人,冠礼都很盛行 元朝蒙古入主中原,宫廷没有冠礼,而民间仍有保存。 宋代的士大夫主张要在全社会复兴冠、婚、丧、祭等礼仪,以此弘扬儒家文化传统。 隋唐恢复了汉家礼仪,天子、皇太子、亲王、品官等,都制定了各种等级的冠礼。 从南北朝到隋唐,因“五胡乱华”,冠礼一度废而不行 魏晋时,皇帝的冠礼在正殿举行,并且开始以乐伴奏。 汉代极重冠礼 近些年,冠礼被重新重视 汉民族女孩成人礼,古代嘉礼的一种,始于周代,俗称上头、上头礼。 笄,簪子。女子年十五岁,称为“及笄之年”。 笄礼作为女孩子的成人礼,象男子的冠礼一样,也是表示成人的一种仪式。 行礼日期一般选择农历三月三女儿节(上巳节)。这是发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华夏节日,但目前只在日本、韩国流传。 笄礼 第三节 又称舍采、祭菜 中国很早就已经认识到了尊师的重要性。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 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 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 人有快则法度坏。 ——荀子 “快”放肆。 后代儒生大都遵循荀子的教诲,在家中供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一刻也不敢忘怀。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俗语同样深入人心,乡里社会同样有着尊师重教的好风气。 释菜礼 古代学生入学,必须行拜师礼。 拜师要敬献束脩和释菜。 束脩是贽礼中非常薄的一种。 脩,干肉,1条干肉为1脡,10脡为1束。 束脩礼一直沿袭至明清,虽然后世送的礼物已不尽相同,人们却始终把送给老师的酬劳称为束脩。 束修六礼:肉干(谢师恩),芹菜(业精于勤),龙眼干(启窍生智),莲子(苦心教学),红枣(早日高中),

文档评论(0)

yigang09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