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 专题 第讲 辛亥革命.ppt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 专题 第讲 辛亥革命.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 专题 第讲 辛亥革命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书影: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动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的表现。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由谁制定、颁布的?为什么说它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参考答案】(1)政治上:推翻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经济上: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文化上: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推动了人民思想的解放和觉悟的提高。 (2)由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制定,孙中山颁布。《临时约法》规定了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许多民主权利和自由;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还规定了实行责任内阁制来限制总统的权力。因而,《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 第3讲 辛亥革命 一、武昌起义 1.历史条件: (1)经济基础: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被迫实行“新政”、“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阶级基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队伍迅速壮大。 (3)思想基础:随着新式学堂的兴办和留学教育的发展,革命知识分子队伍壮大,他们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资产阶级学说。上海和日本的东京成为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中心,出现了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等著名的民主革命思想家和宣传家。 (4)组织条件: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 ①兴中会的成立: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誓词“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孙中山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其他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相继建立。 ②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概况:1905年8月,孙中山同黄兴、宋教仁等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的成员,在日本的东京成立了同盟会。推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 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孙中山在机关报《民报》的发刊词中把它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性质:它是第一个全国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意义: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第一,有了正规的统一政党领导。第二,有了明确的革命纲领。第三,有了公认的民主革命领袖。 (5)军事准备:同盟会成立后,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黄花岗起义最为壮烈。同时,革命党人深入湖北新军,宣传组织,使武汉成为民主革命的摇篮。 2.爆发: (1)1911年5月,清政府秉承列强旨意发布“铁路国有”法令,强行收回民间集资自办的粤汉、川汉铁路,引起轰轰烈烈的保路风潮。四川同盟会会员组织保路同志军起义。清政府急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鉴于湖北防务空虚,湖北革命党人乘机策划起义,但消息泄漏,湖广总督下令搜捕革命党人,形势异常严峻。 (2)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在武昌率先发动起义,湖北革命党人纷纷响应。12日,武汉三镇光复。历史上称为辛亥革命。 3.成功的原因: (1)武汉地区民族资本主义有较快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为革命党的骨干。 (2)帝国主义的掠夺和封建主义的压榨,使武汉人民的反抗怒潮高涨,为武昌起义奠定了群众基础。 (3)革命党人在湖北新军中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和组织工作。 (4)四川保路运动的兴起,特别是发展成武装起义后,清政府从湖北抽调新军去四川镇压,造成湖北兵力空虚,在客观上为武昌起义创造了有利时机。 (5)湖北新军的革命主动精神。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 1.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颁布:1912年春,孙中山代表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和维护共和制度。 (3)内容: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4)性质: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5)特点: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三、辛亥革命的结果 1.袁世凯执掌清政府实权: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主持军政,企图挽救危局。 2.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1)原因:帝国主义的支持;革命政权中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向革命派进攻;资产阶级革命派软弱妥协;袁世凯玩弄武力威胁和政治讹诈的权术

文档评论(0)

5201314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20100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