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采样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监测中的应用.docVIP

个体采样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监测中的应用.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个体采样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监测中的应用

个体采样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监测中的应用 龚?伟,何苏敏,倪金玲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南京?210009) ????与《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相配套的《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l59—2004)》已于2004年12月1日起实施。该规范指出,对于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的采样,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的存在状况,或采样仪器的操作性能,可选择个体采样或定点采样、长时间采样或短时间采样方法,以个体采样和长时间采样为主。据此,我们采用个体采样对某石化企业新建的乙烯装置及芳烃装置生产过程中工作场所空气中的苯、甲苯、二甲苯和总烃等职业危害因素进行了评价监测,并结合短时间接触水平的定点采样结果,初步探讨个体采样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中的应用。 1??对象与方法 1.1职业危害因素??乙烯装置以石脑油为主要原料,芳烃装置是乙烯装置的配套装置,主要产品为苯、甲苯、二甲苯。两套装置以露天框架结构为主,以密闭设备及管道进行原辅材料的生产及运输,不存在人工进料的作业方式。???? ????原料石脑油中含有的C2~C9烷烃、环烷烃、烯烃和炔烃以及除苯、甲苯、二甲苯和乙苯以外的芳烃及裂解汽油等物质均归类为非甲烷总烃(总烃)。两套装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苯、甲苯、二甲苯、总烃、硫化氢、噪声和高温。 1.2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岗位及人员??可能接触毒物的6个岗位分别为乙烯装置的裂解、热区、冷区、裂解罐区、芳烃装置巡检岗位及两套装置共用的维修岗位。其中维修岗位4人,为白班生产制,每班工作时间为8?h,主要对装置现场较小的设备与部件进行维修、保养、清洗工作。其余5个岗位均采用四班二运转的倒班生产制,1个班的工作时间为12?h,主要作业为在装置现场巡检抄表、产品取样和机泵切换等。 1.3评价监测方案的确定??从现场调查来看,裂解、热区、冷区、裂解罐区、芳烃装置巡检等5个岗位现场巡检路线长,现场操作多,每班在现场的工作时间约为3.5~4?h,故选择个体采样计算各职业病危害因素(苯、甲苯、二甲苯、总烃)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以评价每个岗位毒物接触水平,同时,按巡检路线分别设立采样点作短时间定点采样,计算毒物的短时间接触浓度;维修岗位人手少,工作量大,一般为现场敞开式操 作,可直接接触生产性毒物,因此在维修岗位现场操作时设立采样点短时间定点采样,计算所接触毒物的短时间接触浓度,以评价该岗位进行现场操作时毒物接触水平,同时选择个体采样评价各职业病危害因素(苯、甲苯、二甲苯、总烃)的接触水平。对各岗位选择正常满负荷生产连续监测3个工作日。 ????依据GBZl59—2004,维修岗位共4人,均作为本次评价的个体采样对象;其余各岗位人数为10—20人,分别选择其中7—8人作为个体采样对象。 1.4个体采样设备与方法 ????(1)仪器设备:使用美国SKC公司Airchek2000型空气采样泵,重量624?g,流量范围为5—3250ml/min。采样泵用配套的充电仪充电后再使用。采样材料为活性碳管。检测设备主要为GB一14B岛津气相色谱仪。 ????(2)工人8?h工作情况:采用问卷方法,对所有岗位使用个人采样器的工人,采样结束后作回顾性问卷调查,包括工作内容、巡检路线、各工作点的接触时间;查看工况,记录当日的生产状况、产量、是否有维修作业等。???? ????(3)采样方法、条件、TWA计算:首先用皂膜流量计对Airchek2000型空气采样泵进行采样前的流量校正。随后将其空气收集器佩带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其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采样介质为活性碳管,以50?ml/min流量采集空气样品。采样期间,只有在工人实际接触毒物工作时才佩戴采样器,将其他非作业时间(如去食堂吃午饭,脱离岗位去其他场所)的接触作为“零”,采气体积考虑在内,折算为8?h工作班的TWA。计算方法参照GBZl59—2004公式6。采样后进行流量校正,当流量变化10%时,认为样本有效。立即封闭活性碳管两端,清洁保管和运输,尽快检测。参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l60—2004)》气相色谱法进行检测。 1.5定点采样设备与方法 ????(1)仪器设备:使用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生产的QC一4型防爆大气采样仪,流量范围为50-500?ml/min。采样材料为活性碳管。检测设备主要为GB一14B岛津气相色谱仪。 ????(2)采样方法、条件、STEL计算公式:按生产工艺流程及工人巡检路线和现场操作,在可能逸散或存在有害物质的工作地点设置采样点,同一采样点不同时间内(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采取样品2~3个,连续采集3?d。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