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凉山彝族婚姻文化发展变化.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小凉山彝族婚姻文化发展变化

浅论小凉山彝族婚姻文化的发展变化 【作者简介】:贵州民族学院民族文化学院2005级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 苏志杰 【摘要】:通过我自己问到的、听到的、看到的、经历的有关婚姻的人和事来浅论小凉山彝族人民婚姻文化的发展变化,希望小凉山彝族婚姻文化能留精华去糟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促进自身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民俗 彝族 婚姻 文化 发展变化 Shallow ory small cool mountain Yi clan marriage culture of development variety 【About the author】:Expensive state race cultural college of the college race 2005 literature profession of the national minority language in class China  Su Zhi Jie 【Summary】: Pass me to inquire about by myself of, hear of, see of, experience of concerning marriage of person and matter come shallow theory small cool mountain Yi clansmen people marriage culture of development variety, hope small cool mountain Yi clan marriage culture ability Liu essence go to bad Po, orientation modern society development of request, promote oneself of development, promote society of development. 【Keyword】:Peoples custom Yi clan Marriage Culture Developmentvariety 一、对小凉山彝族的介绍 小凉山彝族自称诺苏,小凉山大概包括今天云南省丽江市的宁蒗彝族自治县和永胜县以及迪庆藏族自治州的中甸县,还包括四川省的攀枝花市、乐山地区的峨边彝族自治县、雅安地区的汉源县、石棉县、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九龙县、泸定县,人口达200多万。根据凉山彝族谱牒记载,其直系祖先古侯、曲涅二部迁徒到凉山共有七八十代,由此推断,小凉山彝族的祖先早在西汉时便开始向小凉山迁徒了。我出生在小凉山的宁蒗彝族自治县的跑马坪上羊安山村,从小就接受汉文化的教育所以能操一口纯正的汉语和彝语。这对于我研究考察小凉山婚姻发展变化提供了方便。我不仅可以对包括我的亲属在内的凉山彝族婚姻文化进行参与式观察,而且我可以从彝族人的角色出发用自己问到的、听到的、看到的、经历的有关婚姻方面的人和事来考察小凉山彝族人民婚姻习俗的发展变化。 二、对婚姻的解释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大体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类是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一类是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即种的繁衍。前者是人类的生存需要,后者主要是出于维系种的延续及族群的发展。可见婚姻也和物质生产一样是人类不可或缺的。两性之合俗谓“婚姻”,为什么称婚姻呢其说法不一。《白虎同义》云:“婚姻者,何谓也?昏时行礼,故谓之婚也。”郑玄说:“婿曰婚,妻曰姻。”孔颖达解释说:“婿则昏时而迎,妇则因而随之。故云婿曰昏,妻曰姻。”《说文》亦云:“娶妻以昏时。”为什么婚礼一定要在黄昏举行呢?据考证此与古代的抢婚习俗有关。抢婚又叫“掠夺婚”,是早期人类的一种比较原始的婚姻形态,也是古代部落间为了增加人口用战争手段掠夺妇女的一种野蛮和强制性的婚姻形式,这种婚姻形式曾普遍流行于各个民族。《易经》“乘马加班,泣血涟如,匪寇婚媾。”其中“匪寇婚媾”就是对古代抢婚习俗的现象描述。古代彝族也有抢婚习俗,如今抢婚只是婚礼上的一种表面的习俗了。可见婚姻文化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的,受到社会经济基础、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是许多情况下它又不是与社会发展同步进行的,它往往又受制于传统影响,具有滞后性,婚姻文化在变迁过程中,总是呈现出旧的婚姻文化和新的婚姻文化并存的局面,新的婚姻文化须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被社会普遍接受。 三、对民主改革前小凉山彝族婚姻文化的论述 就凉山而言,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云贵高原北侧、四川盆地南缘之间,形成了一个区城性的自然地理整体。凉山作为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在1956年民主改革前还保留着较为完整的奴隶制,在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独具特色的社会制度下凉山彝族有特殊的婚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