醛类香料教材课程.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醛类香料教材课程.ppt

Chapter7 醛类香料;第一节 我们生活中的醛类香料; 第二节 醛的通性、分类及反应;(2)通性 由于羰基的存在,提供了进行亲核加成的部位,同时也增强了在α-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的酸性,因此导致醛类化合物容易发生加成、缩合、聚合、氧化和还原反应。;(3)香气特征 低碳脂肪族醛具有强烈的刺鼻气味;C8~C13的中级醛一般都具有果香味,常作为香料应用;高级醛无味 芳香族醛类及萜醛类是常用的香料。;二、 醛类香料的分类 1.脂肪族醛类香料 (1)饱和脂肪醛 月桂醛 异戊醛 辛/壬/癸醛 肉豆蔻醛 (2)不饱和脂肪醛 2-己烯醛 甜瓜醛 黄瓜醛 鸢尾醛;2.芳香族醛类香料 (1)苯醛类香料 苯乙醛 肉桂醛 苯丙醛 苯甲醛 (2)其他芳香醛类香料 香兰素 胡椒醛 丁香醛 茴香醛; ;1、加成反应 醛与含氮、硫、氧等亲核试剂进行亲核反应。 (1)醛胺缩和反应 RCHO + RNH2 RCH=NR + H2O (2)曼尼希(Mannich)反应 R2CHNO2 + CH2O + HNR`2 R2(NO2)CCH2NR`2 ;(3)与亚硫酸氢钠反应 RCHO + NaHSO3 RH(OH)C-SO3Na (固体结晶) RH(OH)C-SO3Na + HCl RCHO+SO2+H2O+NaCl RH(OH)C-SO3Na +Na2CO3 RCHO + CO2 + H2O +Na2SO3 ;(4)与醇的加成反应 RCHO + R`OH RCH(OH)OR` (半缩醛) RCH(OH)OR` + R`OH RCH(OR`)2 (缩醛) ;2、缩合反应 反应: CH3—CHO + CH3—CHO CH3—CH = CH—CHO 条件:(A)醛有α-氢原子; (B)稀碱存在(碱催化); (C)温度较低。;3、氧化反应 (1)羧酸生成反应: CH3—CHO + O2 CH3—COOH (2)醛的鉴别反应 醛与托伦(Tollens)试剂(硝酸银的氨溶液)反应: CH3CHO +2 Ag(NH3)2OH RCOONH4 + H2O + 3NH3+2Ag 该反应称为银镜反应。;4、还原反应 反应: RCHO + H2 RCH2OH 条件:(A)催化剂存在,如Ni、Cu、Pt等。 (B)高压。 ;5、卤代反应 卤代化合物及基团转化 6、聚合反应 天然产物分离时,避免醛类聚合反应,如从山苍子分离柠檬醛;桂油分离桂醛等。;第三节 重要的芳香族醛类香料;(1)理化性质:黄色液体,具有肉桂特有有香气,不溶于水,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中,久露空气中易氧化变质。b.p. =252℃,相对密度为1.050~1.058。 (2)天然存在:桂皮油(含8%左右);(3)应用:应用于医药、香料、食品、医药、日用化妆品、塑料和感光材料等产品的生产中是重要的合成香料。也是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有机合成中间体 (4)制备方法: 分离 合成 ;c.以苯甲醛和乙醛为原料制取 (5)合成工艺流程;二、茴香醛 分子式:C8H8O2 化学名称:;(2)天然存在: 香子兰、金合欢、八角茴香、小茴香、番茄、蘑菇等;(3)制备方法 A. 对甲基苯甲醚氧化 B.对羟基苯甲醛甲基化 ;C.茴脑合成茴香醛 反应: 方法:化学法和生物法;a.化学法 二氧化锰氧化法 臭氧化法 电化学氧化法工艺 其他 在这些方法中,有的原料难得,有的催化剂昂贵,有的转化率不高,有的生产路线太长或条件苛刻,目前只有小试报道,不太可能投入工业化生产。;b.生物法 以从头合成方式生物合成茴香醛的担子菌有密环菌、烟管菌、黑管孔菌等。 在以前体合成方式中,主要分以酪氨酸或木质素作为前体:以酪氨酸为前体,能生物转化合成茴香醛的担子菌有黑管孔菌、薄皮孔菌;以木质素为前体,能生物转化合成茴香醛的担子菌有黄白侧耳、杏鲍菇、凤尾菇 。;三、苯甲醛 分子式: 化学名称: 苯甲醛 ;(1)理化性质:天然苯甲醛是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具有类似苦杏仁油的香味,其熔点-26℃,沸点17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