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10课《论语十二章》教学课件5.ppt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10课《论语十二章》教学课件5.ppt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10课《论语十二章》教学课件5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曾子每天从哪三个方面反省自己? 1、从本章看,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十五岁到四十岁:学习领会阶段; 五十、六十岁:安心立命阶段,不受环境左右; 七十:主观意识和做人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独立思考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讲学习方法,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以求学为乐。强调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这一则运用了什么修辞? 顶真。讲学习的三个层次:知、好、乐,层层推进,使说理更加透彻,令人信服。 讲人的道德修养,不义之财不能取, 提倡“安贫乐道”。 怎样理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这是孔子勉励学生珍惜时光。说“流逝的时光”如流水一样不分昼夜地流去,说明时间的宝贵和一去不复返,体现了惜时如金的人生感悟,勉励学生一定要加倍珍惜时间。 通假字 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古今异义 不亦君子乎 古义: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今义: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可以为师矣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可能、许可。 古今异义 饭疏食饮水 古义:粗劣。 今义:疏通、疏散。 古义:冷水。 今义: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古今异义 匹夫不可夺志也 古义:普通的人。 今义: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有朋自远方来 古义:志同道合的人。 今义:朋友。 古今异义 吾日三省吾身 古义:泛指多次。 今义:当数词用。 逝者如斯夫 古义:指消失后不再有的东西, 如时间、流水。 今义:多指离开人世的人。 词类活用 学而时习之 名词作状语,按时。 吾日三省吾身 名词作状语,每日。 温故而知新 形容词作名词, 学过的知识、 新的理解与体会。 词类活用 传不习乎 动词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饭疏食饮水 名词作动词,吃饭。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名词意动用法, 以…为乐趣。 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 成语归纳 特殊句式 判断句: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贤哉,回也!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特殊句式 省略句: 可以为师矣(“以”后面省略代词“之”) 人不知而不愠(“知”后面省略代词“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动词“择”) 一箪食,一瓢饮(“一”前面省略主语“颜 回”) 三十而立(“三十”前面省略主语“吾”) 必有我师焉(“必”前面省略主语“其中”) 反问句: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学以致用 1、复习的好处可以用 来表达。 2、学习与思考应紧密结合,因为 。 3、别人总有自己学习的地方,孔子说: 。 4、学习上不应不懂装懂,而应 。 5、一个人总有被误解的时候,正确的态度应是 。 6、温故而知新,这是很有道理的,少数同学认为复习旧课是“炒现饭”,没意思,这是错误的。 7、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要学而不厌, 对人家要诲人不倦。 8、为了办好这期黑板报,同学们不辞辛劳,忙得不亦乐乎。 9、要想取得学业上的进步,必须学会拜师。除了学校的老师外,社会上到处都能找到自己的老师。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话一点也不假。 10、2008年8月8日,这一天世界各国友人相聚北京,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