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第二章.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第二章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复习题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知识 第一节 概述 1、简述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侧重于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像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社会心理学主要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揭示个体的社会行为的依存条件,分析个体心理的变化过程。 2、勒温的行为公式是什么? 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勒温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B=f(P,E) 其中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这个公式的含义是: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即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年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勒温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3、简述美国学者霍兰德对社会心理学历史阶段的划分。 根据美国学者霍兰德的研究,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可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也就是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形成期及确立期。 4、价值中立原则的含义是什么? 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客观事实不能歪曲和臆测。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要秉承价值中立的立场,尽量减少主观因素的负面影响,使研究客观公正。 5、简述问卷设计的原则。 ①目的性原则:设计问卷时要明确并紧密围绕研究目的。 ②全面性原则:设计问卷时要全面考虑问卷内容的构成,在提问语句及答案设计中要尽量穷尽相关内容。 ③非歧义性原则:设计问卷时,要使被调查者能准确理解问卷的内容,避免出现歧义。 ④非暗示性原则:设计问卷时,调查者要力求避免对被调查者暗示与诱导。 ⑤适度规模原则:问卷设计时,尽量针对特定的问题展开,不要牵涉面太广。如果问卷过长,问题太多,会引起被调查者的疲倦甚至反感。 6、简述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社会心理学主要流派有:社会学习论、社会交换论、符号互动论和精神分析论。 1)社会学习论起源于行为主义。其代表人物:俄国的巴浦洛夫、美国的华生、霍尔、斯金钠、米勒、多拉德和班杜拉 社会学习论认为学习过程有三种机制,即联想、强化与模仿 联想是经典条件反射。人类也可以通过联想学习态度和行为方式。 强化分正强化与负强化。不同的强化可塑造不同的行为。 此理论认为人的言语习得过程是通过模仿进行社会学习的典型事例。 班杜拉提出了观察学习,他指出观察学习有四个部分: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 2)社会交换理论——是主张从经济学的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其基本观点,体现在霍曼斯提出的五个相互联系的普遍命题上。 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剥夺—满足命题、侵犯—赞同命题 社会交换论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由于每个人都企图在交换中获取最大利益,减少代价,使交换行为本身变成得与失的权衡。后来布劳发展了社会交换论,认为社会交换关系是建立在互惠基础上的人们自愿的活动。 3)符号互动论——源于美国学者詹姆斯和米德。基本假设(P105) 主要观点:心智、自我和社会是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语言是心智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心智是社会过程的内化;行为是在行动的过程中自己“设计”的;个体行为受其自身对情境的定义的影响和制约;在个体与他人面对面的互动中,协商的中心问题是双方的身份和身份的意义;自我是社会的产物。 4)精神分析论——是奥地利著名学者弗洛伊德在治疗神经症及精神病的临床实践中创立的一种学说,后来发展为一种强调潜意识过程对人的行为有决定作用的理论,也叫深层心理学。(P106—107) 弗洛伊德的主要概念和观点: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力必多、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生本能与死本能、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他反对弗洛伊德的自然主义倾向,强调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负;心理治疗的目的应该是发展病人的创造性潜力及完整的人格,而不是治疗症状。荣格提出了 著名的“集体无意识”,为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新精神分析论的主要观点 霍妮的“文化因素论” 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 是美国心理学家罗特于20世纪50、60年代提出的一种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 罗特发现,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释。有些人把自己完成事情或任务的结果归因于自己的努力程度,因此相信自己能够对事情的发展与结果进行控制。此类人的控制点在内部,称为内控者。另一些人相信社会安排,相信命运和机遇等因素决定了自己的状况,认为个人的努力没用。这种人倾向放弃对自己生活的责任,他们的控制点在个体的外部,称为外控者。 由于这两种人理解的控制点来源不同,因而他们对待事物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也不同。内控者的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是符合社会期待的。 社会动机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亲和、成就、权力侵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