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绘图文本
青釉高足杯 1件,高9、口径13.2厘米,侈口,弧腹,高圈足,杯内印有牡丹花纹,胎白,质厚重,釉色粉青,圈足内底无釉(图一,2)。
图一
1.瓷洗 2.青釉高足杯 3.青釉盘 4.青釉碗
青釉碗 8件,高8、口径19厘米,撇口,弧壁,小圈足,胎白,有气眼,釉色青中泛黄,碗内底有牡丹花纹饰(图一,4)。
青釉盘 6件,高4.5、口径19.5厘米,直口,腹壁斜内收,矮圈足,腹壁有变形莲瓣纹,盘心印有双鱼纹,胎白,质厚重,釉色青中泛黄,满釉,仅圈足内底无釉(图一,3)。
洗 3件,高3、口径13厘米,折沿,腹壁内收,平底,内心有双鱼纹。腹壁有变形莲瓣纹,釉色青中泛黄(图一,1)。
双耳瓷壶一件(m3∶1):高13、口径5.5、底径5厘米。高颈,折肩,直口,鼓腹,口沿至肩有对称的双耳。口沿至肩和腹下部为黑酱色。腹为棕色,有水波纹。内壁和外底部均无釉,胎色灰白(图一,15)。
黑瓷瓶一件(m3∶2)高17.5、口径4、底径5.5厘米。小口,唇平折,短颈折肩,外施满釉,内无釉,素面,胎质灰白。
元瓷二件:
瓷盆一件(m2∶1):高11.2、口径10.5、底径7厘米。筒状,内外施满釉,外地无釉,胎色灰白。腹饰棕色彩绘,绘画简洁,线条流畅(图一,8;图二,6)。
图二
1、3.青瓷茶杯 2.白瓷小碟 4.小青花瓷碟 5、7.青瓷茶盅6.瓷盆 8.青花小瓷碟(Ⅰ式) 9、10、11.单耳瓷罐 12.瓷马
瓷马一件(m4):通高17、长21厘米。长方形环状踏座,座为13×6厘米。通体施黑釉,胎色灰白,座无釉,用淡色构画出鞍鞯(图一,13;图二,12)。
明瓷、铜器共三十四件:
这批器物是农民苟生海1984年5月份在古城内种瓜掘土时挖出的。器物保存在距地表不到半米深的一口浅黄色缸内。缸高84、口径42、底径35厘米,缸口盖一块石板。
小青花瓷碟八件器形相同,通高3.4、口径8.5、圈足高1.5、足径3.2厘米。内外施青色釉,足底无釉,胎白色,碟内用深兰色绘画,有垂柳、湖泊、山峰;一件纹饰为瑞草花纹。两件外壁刻有“贺”字(图一,11、12;图二,4)。
青花小瓷碟七件:可分两式。
Ⅰ式五件:高2.6、口径8.2、足径4.6厘米,形如碗状。青釉,内绘深兰色花纹,壁绘水草,底绘水、鸟(图二,8)。
Ⅱ式二件:高2.1、口径9.5、足径5.5厘米,胎灰白,壁较直,内底书“寿”和花草纹(图一,1、2)。
白瓷小碟二件:高2.6、口径8.5、足径4.3厘米,内外施满釉,壁薄透亮,有玻璃质感,胎细白。外底无垫烧痕,用深兰书一“福”字(图一,3;图二,2)。
青瓷茶盅五件,可分二式:
Ⅰ式三件,高4.2、口径7.3、足径3厘米。口向外微折,内外施满釉,底无釉,胎细白,内素面,外壁绘深兰色花草纹(图二,5)。
Ⅱ式二件,高3.2、口径6.2、足径3厘米,其中一件外壁施红、绿、兰彩绘图案,内有“寿”字(图二,7;图一,9)。
青瓷茶杯三件,一件口稍残,高5.4、口径10、足径5.2厘米。青釉白胎,施满釉,口微平折,内底绘兰色牡丹,外壁绘山水、牡丹、蜻蜓、喜鹊、虾,疏稠兼顾,安排得当。外底内有“成化年造”字样(图一,4;图二,1)。两件造型一致,高4.2、口径8.9、足径3.4厘米,直沿弧壁,施满釉。有一件外壁施酱釉,内底写一字(图一,5、6;图二,3)。
瓷瓶二件,口均残,一件高12.3、口径4、足径4厘米,通体施白釉,淡酱冰裂纹,胎细白,腹绘绿色蝴蝶、花草图案。一件残高13、口径2、足径4.2厘米。通体施淡黄釉,胎灰白。
单耳瓷罐二件造型相同,有短流,肩部有鋬,内外满施黑釉,底无釉,胎灰白。通高13.3、口径4、底径7.3厘米,为煎药器皿(图一,7、14;图二,9、11)。
瓷罐四件,一件高17.5、口径6.5、底径9.5厘米。小口,折肩,直筒状,肩下有三道瓦纹,内外施满釉,底无釉(图二,10)。三件造型基本一致,其中两件肩附双耳,高14、口径12、底径7厘米,胎色灰黄。
铜炉一件,高4.6、直径10厘米。口沿平折,成花瓣状,炉体呈圆筒状,腹深2、底径6.2厘米。
一、白釉褐花四系瓶2件,第一件(图一,1,图二,4);高28.5,口径4.6,腹径43.5,底径10厘米。浅白色砂胎,由上下体分别成型后再组成整个坯体。上下体结合处压印斜方格纹一周,肩部压印矩形纹半周,通体分施乳白釉及褐釉,白釉部分绘有褐彩卷叶草两枝,寥寥数笔,姿意纵横,简炼豪放。与龙宗鑫:《中国工艺美术简史》(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7月)五○之“宋磁州瓷罐(瓶)”形制,风格完全一致。
图一 耿家林残墓出土瓷器
1.白釉褐花四系瓶(A) 2.同左(B) 3.绿彩龙纹双耳带盖三足炉 4.三足炉炉盖及炉耳 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