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课题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把握文章的层次脉络,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2.欣赏本文优美抒情的语言,学习其表达技巧。 过程与方法 1.识记并积累生字,生词。
2.品味文中生动描述各拉丹冬壮美景色的语句,感受作者表达的丰富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文中表现出来的自然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藏北游历》(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版)。有删改。作者在1976年进藏,在西藏工作和生活了27年,曾经写过10多本关于西藏人文地理的纪实作品,代表作有《走进西藏》等,她被誉为“西藏的歌者和行者”。本文是记述在长江源头的一段见闻的游记。 读准字音 裸露(luǒ lù) 黧黑(lí) 冻疮(chuānɡ) 霹雳(pī lì)
砾石(lì) 虔诚(qián) 蠕动(rú) 眩晕(xuàn)
蜷卧(quán) 腈纶(jīnɡ lún) 皱褶(zhě) 挪动(nuó)
草坝子(bà) 气喘吁吁(xū) 接踵而至(zhǒnɡ)
熠熠烁烁(yì) 辨清字形 理解词语 黧黑:形容黑。
砾石:经水流冲击磨去棱角的石块。
蠕动:像蚯蚓爬行那样动。
懈怠:松懈懒惰。
敦实:结实;粗壮,敦厚诚实。
腈纶:合成纤维的一种,用来纺织成毛线、布料等。
流苏:下垂的穗子,装饰在马车、帐幕等上面下垂的穗状物,用五彩羽毛或丝线制成。
风云变幻:比喻局势的动荡与变化。
接踵而至: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地到来。
熠熠烁烁:形容光彩闪耀的样子。
漫不经心:疏忽大意,一点儿也不放在心上。
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地行进。
新课导入 教师:都知道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同学们,那你们知道长江的源头在哪里吗?
学生:各拉丹冬。(争先恐后地回答)
教师:对的,同学们回答的都很不错,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马丽华去揭开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的神秘面纱吧! 新课展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章记述了“我”和同伴在各拉丹冬考察的危险经历。说说文章的叙事脉络。
大山脚下仰望各拉丹冬雪峰——向各拉丹冬雪峰进发(草坝子、冰河)——近观冰塔林(砾石堆、冰山、冰窟)——砾石滩上看雪峰。
2.各拉丹冬的冰塔林有什么特点?
晶莹连绵、浩浩苍苍,如“白色金字塔”,自成一天地。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一派“静穆”“晶莹”“洁白”。
【品味亮点词语】
1.唯恐摔坏了,便推着箱子在冰面上爬行。
“推”“爬行”,动作描写,体现“我”力保完成任务,一丝不苟。
2.“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
“切割”“雕凿”:拟人化的写法,尽显阳光和朔风的威力巨大、动作精巧,这样导致“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模样”。
【感悟精彩句子】
1.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
拟人,尽显各拉丹冬雪峰的险峻与变化多端。
2.“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怎样理解句子的含义?
“尽情卖弄”贬词褒用,形象地写出了大自然任性创造的情态。“眩晕”的是多变的气候、恶劣的环境、糟糕的身体,更被冰塔林奇特的美景而陶醉,享受其中。
3.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 拟人、比喻、排比,尽现冰塔林仙境。
【把握文章主旨】
如何理解这篇文章的主旨?
作者描述了雪域高原各拉丹冬的壮丽,形态万千的冰峰,晶莹透明的冰柱,讲述了自己勇登雪域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勇于攀登的决心,不畏艰难的态度。
写作方法运用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语言优美,通俗易懂,妙笔生花。
文章中运用“静穆”“晶莹”“熠熠烁烁”这些优美鲜活的词语,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各拉丹冬的千姿百态,壮观奇景,使文章更加的灵动,给人以无限美感。作者以自己的游览经历讲述,语言平实,浅显易懂。
2.主题鲜明,意味深长。
文章主要讲述作者的一次雪域高原之游,描写了各拉丹冬美丽壮观的景色和作者攀登的经历,给我们以启示:做任何事情要不放弃,不半途而废,勇往直前就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
3.善用比喻,生动形象。
文中处处可见比喻的修辞手法,“阳光……巨人” “像长发披肩”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各拉丹冬的景色更生动具体,富有感染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教学板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背影》教案.doc
-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背影》教案(2课时).doc
-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列夫·托尔斯泰》教案(2课时).doc
-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梦回繁华》教案.doc
-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列夫·托尔斯泰》参考教案.doc
-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doc
-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散文二篇》教案.doc
-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三峡》教案.doc
-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doc
-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学案.doc
-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 以和为贵教案 教学设计(2套).doc
-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庄子二则教案 教学设计(2套).doc
-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最后一次演讲教案 教学设计(2套).doc
- 新部编人教版仁爱版八年级下册英语教学案例设计Unit6Topic1(p1).doc
- 新部编人教版仁爱版八年级下册英语教学案例设计Unit6Topic2(p3).doc
- 新部编人教版仁爱版八年级下册英语教学案例设计Unit6Topic3(P1).doc
- 新部编人教版仁爱版八年级下册英语教学案例设计Unit6Topic3(P3).doc
- 新部编人教版仁爱版八年级下册英语教学案例设计Unit6Topic3(P2).doc
- 新部编人教版仁爱版八年级下册英语教学案例设计Unit6Topic3(P5).doc
- 新部编人教版仁爱版八年级下册英语教学案例设计Unit6Topic3(P4).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