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生态学200玉溪师范学院网络教学站点
光的性质:波长150-4000nm 波长在380-760nm之间的为可见光 380nm为紫外光 760nm为红外光 在全部太阳辐射中,红外光约占50%~60%,紫外光约占1%,其余为可见光。 森林内部光谱中的蓝色较多,阴生植物叶子叶绿素的数量增多,吸收蓝光能力强的叶绿素b的数量更多。 红光能一直茎的伸长,促进分蘖、破除需光种子的休眠,远红光相反。 林内丰富的远红光对先锋种子的休眠有什么意义? 海洋植物— 光合作用色素对光谱变化具有明显的适应性: 海水表层植物色素吸收蓝、红光; 深水植物光合色素有效地利用绿光。 高山植物— 对紫外光作用的适应,发展了特殊的莲座状叶丛。 火的类型: 林冠火:烧着部位在森林上层、毁灭全部森林群落,破坏性大,群落的恢复需较长的时间。 地面火:火沿林地表面蔓延,以烧毁死地被物和林下植物为主,也能烧伤林木干基和露出的根系。破坏具有选择性,对群落结构的再生和稳定是有利的。 地下火:林地腐殖质层或泥炭层中燃烧的火灾。地表只有烟雾,基本见不到火焰。 生物对风的适应 植物矮化树皮厚、叶小而坚硬、根系庞大 多风地区的动物有致密的外皮 风的破坏作用 树枝在风速在17m.s-1以上就易折断 作物倒伏、减产 防护林类型:紧密林带、疏透林带、通风林带 通风林带防风效果最好,其次是疏透林带 。 据估计,在距离防风林高度5倍远的地方,通风林的风力会明显减小,而且在距离树高30倍下风处,仍有减弱风速的作用。 防风林防风效果 防风林能削减风力、较小风速、减少风害 林内风速减弱的程度与距林缘的距离成正比 防风林越高,防风的范围越大 风速增加防风效果增加 防风林与风向成垂直时,防风效果最好,交角减低为650,防风效率减低25% 在农业上,防护林对固沙保土和防风保苗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人员曾经比较过缓面、陡面、圆面三种防风林类型的效率,结果表明,在3种防风林类型下风向距离相等处,风速减少50%~70%。其中,圆面防风效果最佳。 据估计,在距离防风林高度5倍远的地方,多孔林的风力会明显减小,而且在距离树高30倍下风处,仍有减弱风速的作用。 树篱对农田的影响类似于农田防护林,可以改变农田小气候,尤其风速。树篱对风速的影响范围可达到其高度的28倍远处。 在丘陵地,树篱对防止土壤侵蚀、保护农田养分,改善附近河流特征起着重要作用。 据估计,树篱沿等高线分布时,树篱间距减半,侵蚀率可减小40%(Pihan 1976)。 树篱能供养一些在农田觅食的捕食者,因而可减少农作物的损失。反过来农田和居民点也会影响和利用树篱,对树篱造成危害。 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 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称为生境(habitat),其中包括生物本身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生态学》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 玉溪师范学院 赵敏慧 * 生物对生态因子耐受限度的调整 驯化 内稳态 适应 《环境生态学》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 玉溪师范学院 赵敏慧 * 驯化:生物体内决定代谢速率的酶系统的适应性改变过程。 有机体对实验环境条件变化产生的生理调节反应称实验驯化。 有机体对自然环境条件变化产生的生理调节反应称气候驯化。 气候训话需要较长的时间,实验驯化只需要较短的时间,是对环境条件改变的一种生理上而非遗传上的可逆反应。 驯化的应用:植物的引种栽培 《环境生态学》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 玉溪师范学院 赵敏慧 * 内稳态 内稳态(homeostasis): 生物系统通过内在的调节机制使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 内稳态通过形态、行为和生理适应实现。 大多数内稳态机制依赖于负反馈过程。依靠三个基本组成成份:接受器;控制中心;效应器。 《环境生态学》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 玉溪师范学院 赵敏慧 * 负反馈过程(维持哺乳动物血液渗透性) 接受器 (下丘脑) 控制中心 (下丘脑) 效应器 (肾脏) 血液太浓 饮水 血液渗透性上升 口渴反应 血液太稀 失水反应 血液渗透性下降 失水 (仿A. Mackenzie et. Al.,1999) 《环境生态学》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 玉溪师范学院 赵敏慧 * 适应 适应(adapatation) :生物对环境压力的调整过程。分基因型适应和表型适应两类,后者又包括可逆适应和不可逆适应。 适应方式 形态适应:保护、保护色、警戒色与拟态 行为适应:运动、繁殖、迁移和迁徙、防御和抗敌 生理适应:生物钟、休眠、生理生化变化 营养适应:食性的泛化与特化 《环境生态学》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 玉溪师范学院 赵敏慧 * 复习思考题 1. 简述耐受性定律及其补充原理。 2. 简述光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对光因子的适应。 3.从形态、生理和行为三个方面阐述生物对极端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七年级下学期体育与健康教案全集(54课时).doc VIP
- 2025年绿色矿山建设技术挑战与机遇报告.docx
- 住房公积金贷款全权代理委托书范本.docx VIP
- 2024-2025学年人美版(2024)美术小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教材目录).docx VIP
- 【北师大版】二年级《劳动实践指导手册》第1课《清洗我的小水杯》课件.pptx VIP
- 高中通用技术作品实验报告.doc VIP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诊治.ppt VIP
- JB_T 7334-2016 手拉葫芦.pdf VIP
- 燃气管道施工方案.doc VIP
- DB15T 3962.3-2025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第3部分:黄金行业.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