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及魏晋南北朝三.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秦汉及魏晋南北朝三

第二單元 秦、漢及魏晉南北朝 (三) 【戚宦之爭的原因】 (1) 光武削權遺禍 自劉秀即位後,基本上內外制度仍沿用西漢舊制,故為了加強皇權及避 免再有如王莽般的重臣篡權奪位事情出現,因此削弱三公的權力。一方面, 他挑選「清愨謹慎,循常習故之人」任職三公;另方面,提升地位較低的尚 書,使之有議事權及決策權,並總攬行政大權,結果形成內朝權重,而外朝 三公徒有虛名。惟至東漢中葉時,外戚多出任大將軍兼錄尚書事職位,遂使 外戚把持朝政,反而削奪了君主的權力。 (2) 東漢君主年幼 東漢自和帝起,即有十位皇帝都是沖齡即位,短命而死。其即位時最少 不滿周歲,最大不足十七歲。由於君主過於年幼,不能處理政務,惟有由母 后臨朝,而女流之輩難於執政,只有倚仗娘家的父兄協助處政,外戚便能藉 此機緣而執掌國家大權。 (3) 宦官權力漸高 西漢時,宦官本為宮中小官,職位並不高隆。至東漢,為宦官所任職的 中常侍、黃門侍郎及小黃門等官,由於掌有審察尚書奏事、傳發書奏、受尚 書事等權力,故皆可以干預尚書的職務。所以,當尚書的權力提高的話,宦 官的權力亦相對地提高,而且他們日夜伴於君主身旁,故容易專權。 (4) 君主成年掌權 東漢自和帝起,凡十帝皆沖歲即位,故國家大權往往落入外戚手中,貴 為皇帝,亦遭外戚所控制。及至皇帝長大後,自不願受人擺佈,故必尋求其 它的政治勢力以支持他奪回大權。惟朝廷在外戚掌政下,朝臣多受控制,故 此皇帝只能借助內宮中的宦官來消滅外戚。而在反抗外戚期間,宦官由於受 到皇帝的支持,故能形成一股政治勢力。正因朝廷中出現兩股政治勢力爭持 大權,是以引發戚宦之爭來,加速東漢朝的滅亡。 【戚宦之爭的經過】 (1) 和帝時期 章帝死後,年僅十歲的和帝即位,因年幼而由竇太后臨朝稱制,竇太后 乃引用其兄竇憲輔政,並於大將軍一職外,加官侍中。由於竇憲討伐匈奴有 功,因而恃寵生驕,於朝中遍佈親信,其父兄子弟,甚至女婿、親戚皆於朝 中或地方上充任要職,又依仗權勢,為非作歹。公元 92 年,和帝十四歲, 對竇憲所作所為深感不滿,乃與中常侍鄭眾等宦官合謀,捕殺竇氏兄弟及其 黨羽,並派兵圍攻竇府,迫令竇憲自殺。竇憲死後,竇太后遂還政於和帝, 而鄭眾因功而被封為剿鄉侯,且深得和帝信任,東漢宦官弄權便由此而開。 (2) 安帝時期 和帝在位十七年而崩,殤帝立,年僅周歲,和帝后鄧太后,任其兄鄧騭 為車騎將軍。次年,殤帝死,鄧太后乃同其兄鄧 策立安帝,國家大權盡入 鄧氏手中。由於鄧太后頗具才識,故對外戚嚴加管制,臨朝期間政治尚算清 明。公元 121年,鄧太后死,安帝親政,宦官李閏、江京誣奏鄧氏陰謀廢安 帝,鄧騭被免官抄家,後更絕食而死;鄧氏子弟均被免官或遭殺害。李閏、 江京等因有功而封侯,遷中常侍。 (3) 順帝時期 安帝在位時,皇后閻氏一門隨即得勢。及後,安帝死,閻后與其兄閻顯 廢非其親生的太子保為濟陰王,另立北鄉侯劉懿為少帝,閻氏遂專掌國權。 惟少帝在位七月而死,宦官孫程等十九人擁立廢太子保,是為順帝,並殺閻 顯,孫程等人因擁立有功而封侯,其專權情況更甚於閻氏。 (4) 桓帝時期 順帝在位時,曾先後拜皇后梁氏之父梁商及后兄梁冀為大將軍。梁商為 人謹慎正直,謙恭好士,頗得朝臣擁戴。梁冀為人驕橫恣暴,於順帝死後, 先後選立沖帝、質帝,惟二帝均在位一年而崩。後梁冀立桓帝,獨攬大權, 在其專政二十多年間,朝中及地方的大小官吏,基本為他的黨羽,而他處事 又貪暴殘忍,故此引起桓帝的不滿。公元 159年,桓帝與宦官單超等五人合 謀,以禁軍包圍梁冀府第,迫梁冀自殺,並把其族人親戚及黨羽盡皆誅殺, 單超、具璦、左悺、徐璜、唐衡等五人同日封侯,自是大權盡落五侯手中, 在其當政期間,吏治敗壞,貪贓枉法,較之梁冀專權時代更甚。 (5) 靈帝時期 桓帝死後,由於無子嗣,桓帝后竇氏乃立年僅十二歲的靈帝,大權旁落 竇太后,其兄竇武並任為大將軍,與太傅陳蕃輔助朝政。竇武與陳蕃等對宦 官曹節、王甫的專權極為憤恨,因此與朝臣李膺等密謀誅除宦官。可惜事洩 失敗,靈帝被曹節挾持,曹節並矯詔收捕竇武等人,竇武自殺,陳蕃被害, 其門生故吏皆受株連,宦官曹節、王甫等人勢力更熾。 (6) 少帝時期 靈帝晚年,宦官張讓、趙忠、蹇碩等把持朝政,國事日非。靈帝死後, 少帝立,何太后臨朝。以其兄何進為大將軍,輔助國政。何進與宦官由於立 嗣問題而發生衝突,何進遂與司隸校尉袁紹合謀誅殺宦官。何進殺蹇碩後, 更欲召涼州州牧董卓率兵入京盡誅宦官,惜事機不密,何進為宦官所殺,袁 紹等便舉兵入宮,盡誅大小宦官二千多人。歷時百多年的外戚與宦官的鬥爭 到此結束,而東漢政權卻落入州牧手中,漢室亦告衰亡。 【戚宦之爭的影響】 (1) 政治敗壞 東漢自和帝起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