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外教与文化对比1.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外教与文化对比1

中外家庭教育对比 小组成员: 刘洁琼 靳 燕 王甘霖 彭雪纯 雷佳敏 王超男 指导老师: 耿伟杰 中国家庭教育现状 1.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无所谓 2.缺乏表达 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更多的是非语言的,家长的言谈举止,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无不在言教之中,无形影响,构成对孩子最直接最深刻的教育。   为什么孩子觉得家长“烦”,因为家长喋喋不休的语言,家长要学会说话简短,长篇大论并不适合家庭的日常交流,很重要的一点,孩子的灵感和良好的体验在家长的唠叨中消逝得无影无踪。 3.盲目攀比,心态失衡 不是能比,而是怎么比,最可怕的是不承认差异,拿自己孩子的短处与别的孩子长处相比,比到最后,孩子一无是处,孩子怎么努力在家长眼里都不如别人。   盲目攀比造成失落,失落导致恨铁不成钢,家长心态也失衡,孩子的自信也失去。 西方家庭教育 场景: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不小心碰到椅子摔倒在地。 中国的家长,尤其是爷爷奶奶,可能会赶快扶起孩子,说:来,踢这个椅子,都怪它碰到宝宝! 西方的家长,可能会鼓励孩子自己站起来,而绝不会责怪椅子。 中国的家庭教育从‘‘娃娃”抓起. 中美家庭教育之不同 横向与纵向发展 中国的儿童教育,表扬与批评为惯用的教育手段,教师喜欢采用横向比较法,如利用小红笔、小红旗、排名次表等方式鼓励孩子,看谁表现好。当纠正孩子不良行为时常常采取表扬其他孩子,以其他孩子做榜样的方式。 美国教师则不同,一般对孩子不表扬也不批评,理由是:批评了你的孩子会刺激你的孩子,表扬了你的孩子会刺激其他的孩子,他们注重儿童自身的纵向发展而避免对儿童进行相互比较。 中美家庭教育之不同 稳重听话与活泼好动 中国学校教育强调秩序井然,用各种规章来约束孩子的行为.中国人在评价孩子的性情时,“稳重听话”是一大优点,“听话的孩子是好孩子”已在国人中形成共识。 美国人喜欢孩子富有孩子气,小学和幼儿园的课堂上允许孩子随便说话,甚至相互打闹,美国人总觉得中国孩子在课堂上太死板,没有生气。 中美家庭教育之不同 强调自主与突出自主 中国家长·总是鼓励孩子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专门做好某一件事,以期培养儿童的恒心、耐心,他们多强调儿童自我意识的社会性发展,多引导儿童逐步学会适应和控制自己的情感. 而美国家长常常鼓励孩子在一段不长的时间内从事多项活动,以期培养孩子的灵活性、创造性,多注重儿童自我意识自然发展,多鼓励儿童自由且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 中国家长见孩子的面,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考了多少分?”高分则喜形于色,低分则愁眉苦脸,家长的思维方式:学习好→好大学→好工作→好生活。。 对于中国家庭教育,我们也不能全部持反对观点,特也存在很多的优点,如: 教育孩子把应当做的事当成一种游戏. 中国的家庭教育为了考试,西方的家庭教育为了做人。 结果是中国的教育是功利主义的教育,西方的教育是人本主义的教育。 这和政府有很大的关系,中国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展下,把教育机械化和产量化了这就是应试教育,西方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重视人的重要性,这就是素质教育。加上中国家长教育思想的封建和落后,和学生在这个时代的思想开放和一种功利化的畸形心态,使得教育本身矛盾重重,使教育瓦解。使学生只能在虚拟世界寻找需要,这里的虚拟世界绝不是指网络、游戏、和电视。 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中,虚拟物品不断替代了真实物品,一个名牌符号和一种对金钱的追求对学生影响和人性教育的毁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不是诱惑的问题,是社会上阶级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断压迫、吸引、吞并和垄断别人。以人本性的弱点和需要加以打击。这不是中国教育的问题,而是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