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交流史1-先秦.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外文化交流史1-先秦

中外文化交流史 第一章 先秦时期中国与世界的接触 要点 一、《穆天子传》——中国对远古西方的记载 二、“秦奈”与“赛里斯” ——西方记载中的古老东方 三、文献与考古中的东西北方陆路通道 四、彩陶文化与中国文化西来说 一、《穆天子传》 (一)关于西王母的记载 1、西王母是谁? 西方貘族人的图腾神(《穆天子传》“西膜”) 西膜君长 西方一国君 示巴古国的女王 2、西王母故事的意义 说明黄河流域的华夏族对中亚及西亚地区已经有了一些历史地理知识,并且早在公元前10世纪之前已经有了联系。 周穆王西巡时带去了大量的丝绸、铜器、贝币,赠予所到之处的酋长;各地酋长也有回赠——当时中西之间存在贸易关系。 (二)关于昆仑山的记载 1、先秦文献对昆仑的众多记载 《尚书?禹贡》:“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叙。” 多把“昆仑”描写成 “百神”之所在。 《山海经·海内西经》:“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下之都……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 昆仑山与希腊神话中的奥林匹斯山、印度神话中的酥迷卢山一样,都代表众神所居之地。 不同文化原初观念上的相似性,也许暗示出远古时期文化交流的可能性。 2、昆仑山所在地 《史记·大宛列传》首次试图将“昆仑山”具体化 : 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阗,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按古图书,名河所出山为昆仑山。 昆仑所在地众说纷纭: -在青海,“青海”在蒙古语中为Koko Nor -位于西藏高原 二、“秦奈”与“赛里斯” (一)“秦奈”的出现 英文China、法文Chine、意大利文Cine皆源于公元前1世纪的希腊文Thinae或晚后的拉丁文Sinae,而希腊词又源于前5世纪波斯的?ini 公元前4世纪印度的Cina 。 最有影响的一种意见认为该词为“秦”的译音。 (二)“赛里斯”(Seres)的出现 公元前4世纪希腊人克泰夏斯的《印度记》 最早提到。前1世纪的斯特拉波在书中有更清晰的记载。 不少学者认为Seres是汉字“丝”的对音 公元1世纪的《厄里特里亚航海记》把“赛里斯”与“秦奈”联系在一起,但将后者看成前者的一个城市 。 三、文献与考古中的中西北方陆路通道 (一)草原之路/草原丝绸之路 是古代游牧民族迁徙往来的通道。位于北纬50°左右,大体从内蒙古草原的河套附近向西北,越过阿尔泰山脉进入中亚北部哈萨克草原,再经里海北岸、黑海北岸到达多瑙河流域的通道。 丝绸西去,玻璃东来。 (二)绿洲之路/玉石之路 位于草原之路南部,由连接各个绿洲的一段段道路和可以通过高山峻岭的各个山口构成,也是欧亚大陆间东西往来的交通干线。 是商周至战国玉石东运的通道。 四、彩陶文化与中国文化西来说 (一)中国文化西来说 1、源于埃及说 17世纪德国耶稣会士提出中国文明可能起源于埃及,中国文字可能源于埃及的象形文字 。 18世纪,法国汉学家提出中国象形文字来源于三个腓尼基字母组合,所以中国文明来源于古埃及 。 2、源于巴比伦说 18世纪西方学者提出,中国文字与巴比伦文字具有相似性。 19世纪更为详细的研究。 1913年英国牛津大学的巴尔提出约有100个苏美尔会意文字与中国文字相似。 随着上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考古学的建立和发展,中国文明始证明自身发源于中华大地。 (二)“彩陶文化西来说” 1925年,瑞典安特生提出仰韶文化中的彩陶,应该从东欧的特里波列文化和中亚的安诺文化传来。 * *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