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教版必修一高中化学 4.2.2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课件1
*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第2课时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氮肥的种类: 氨态化肥都来源于NH3 硝态化肥:硝酸盐 尿素(CO(NH2)2) NH4Cl NH4HCO3 (NH4)2SO4 氨态化肥 氨的制法 N2 + 3H2 2NH3 催化剂 高温、高压 工业制法 实验室制法 1、氨的物理性质 (1) 色,有 气味的气体。 无 刺激性 (2)密度比空气 小 (3)易液化, 可用作 剂。 致冷 (4)极易溶于水。常温下,1体积水约能溶 解 体积的氨。氨水的密度比水 ,且氨水浓度越大,其密度越 。 700 小 小 一、氨 实验1 在干燥的烧瓶内充满氨气,塞上带有玻璃管和胶头滴管(预先吸入少量水)的胶塞。组装实验装置。打开橡皮管上的止水夹,挤压胶头滴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形成喷泉,溶液充满烧瓶 结论:氨气的溶解性极大 喷泉实验 问题1 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 ,该实验的原理是 。 打开止水夹,挤压胶头滴管 氨气极易溶于水,使烧瓶内气体减少,压强降低,烧瓶内外产生压强差,最后形成喷泉 问题2:一位老师在做NH3的喷泉实验时,发现水上喷无力,喷泉结束后,溶液仅占烧瓶体积的五分之一,你认为造成实验不理想的原因可能有 A、收集的NH3不纯净 B、烧瓶不干燥或气体未干燥 C、NH3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够大 D、装置漏气 √ √ √ 氨气溶于水制氨水时,都要用一倒置的漏斗如右图,说说为什么? 还可以用下列 装置代替。 a b c d ad 喷泉试验成败的关键: 1、收集的NH3纯净 2、烧瓶干燥或气体干燥 3、装置不能漏气 实验2 在一支洁净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氨水,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PH试纸)粘在玻璃棒上靠近试管口,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情况。 实验现象 试纸变蓝 结论 氨水显碱性 NH3 + H2O NH3·H2O ①与水反应: (1)弱碱性 3、化学性质 NH3·H2O OH- + NH4+ 思考:氨水中含有的微粒有哪些? 分子:H2O NH3 NH3·H2O 离子: NH4+ OH- H+ 实验3 在一只烧杯中放两个棉花球,分别在两个棉花球上滴加几滴浓氨水和浓盐酸,用表面皿盖住烧杯口,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产生白烟 结论 氨水具有挥发性,与挥发性酸发生反应 ②与酸反应 NH3+HCl=NH4Cl NH3+HNO3=NH4NO3 (2)还原性: (工业制硝酸的重要一步) 某同学在实验室制了O2和NH3两瓶气体,因急事离开后,忘了哪一瓶是NH3。请你根据所学知识,采用尽可能多的合理方法加以鉴别。 考考你 鉴别方法 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 氧气 无味; 难溶于水;密度 助燃性; 氧化性 (遇NO呈红棕色); 氨气 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易液化; 密度 湿润红色石蕊试纸; 湿润PH试纸; 蘸浓盐酸的玻璃棒; 消息2:去年三月,有顾客在永和大王北京的门店买到了一种特殊的油条—“氨味油条”。你有没有吃过呢?本应是香喷喷的油条为何飘出氨气味?据说生意还不错! 化 学 与 生 活 它是由名为“碳酸氢铵”(一种无色晶体)的膨松剂所致,含碳酸氢铵的油条,经油炸后,闻到的刺鼻气味很可能就是氨气。 业内人士认为: 过量氨气诱发肝硬化、胃窦炎过量食用这种有刺激味的气体,会对人体造成不利影响。 医学专家认为: 1、物理性质: 易溶于水的无色晶体,属离子化合物。 铵盐: 实验4 取少量氯化铵晶体,放入试管中,在酒精灯火焰上微热,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 试管底部白色晶体消失管口重新产生白色晶体 结论 氯化铵受热分解 2、化学性质: NH4HCO3 NH3↑ + CO2 ↑+ H2O (1)不稳定性,受热分解 NH3 + HCl = NH4Cl 管底分解成气体 管口又形成 无色晶体 NH4C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2课时课件(37张).pptx
- 第二章第4节《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ppt
-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1课时课件(39张).pptx
-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3课时课件(41张).pptx
-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共23张PPT).ppt
- 第二节 钠的化合物 过氧化钠.ppt
- 第二节 气体摩尔体积 (写得很好,图片文字说明都很形象).ppt
-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1课时课件(51张).pptx
-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共33张PPT).ppt
- 第二节 二氧化硫12.ppt
- 苏教版必修一高中化学 3.2.1 从自然界中获取铁和铜课件1 .ppt
- 苏教版必修一高中化学 2.2.3 离子反应课件1 .ppt
- 苏教版必修一高中化学 2.2.4 镁的提取及应用课件1 .ppt
- 苏教版必修一高中化学 4.2.1 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课件1 .ppt
- 苏教版语文 第五单元 《有的人》 课件(23张PPT).ppt
- 苏教版必修一高中化学 3.3 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课件2 .ppt
- 苏教版必修一高中化学 4.1.1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课件2 .ppt
- 苏教版高一上学期化学开学第一课:高中化学你我它 (共14张PPT).ppt
- 苏教版高一化学上学期开学第一课课件 (共34张PPT).ppt
- 苏教版必修一高中化学 4.2.2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课件2 .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