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题立意综合训练.pptVIP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审题立意综合训练

让事例迸发逻辑的力量 ——议论文事实论据分析 句式类型: 是什么,是什么; 为什么,为什么; 难道,难道; 当走进,当看到; 曾记否,曾记否; 忘不了,忘不了; 如果,如果; 那是,那是; * 审题立意综合训练 所谓审题: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题目 (包括材料),以求理解其含义,弄清写作的 具体要求,确立写作中心,确定写作范围和重 点,确定下笔的角度及感情抒发的基调,明确 写作方式和方法的过程。 审题立意材料一: ①一根木头搁在山涧之上,下面深不见底, 则敢于走过去甚少,但若横木置于地,则常人 皆能步其上而过。 ②小李第一次演讲,他事先也作好了充分 准备,但一走上台,看到下面一礼堂黑压压的 人,便浑身冒汗,脑子里一片空白,一句话也 记不起来了。 两则材料,一则是说很少有人能走过搁在 山涧上的木头,一则是说小李演讲面对黑压压 的人一句话也记不起来。两则材料从形式上看 是不相同的,但他们的结果都是一样——未能 如愿以偿,究其原因都是胆小,缺乏良好的心 理素质。 由这个共同点,我们可以提炼这样的 观点:①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重要因素;②要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审题立意材料: ①马克思 23岁被誉为当时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 ②恩格斯 21就著文批判当时德国哲学家谢林。 ③列宁 17 岁就开始革命活动。 ④毛泽东 26岁主编《湘江评论》。 ⑤徐特立 48岁留法,克服困难,学会法语。 五个材料都是讲伟人们在事业上都有所 成就,这是材料的共性,倘若就此立论,观 点就缺乏深度了。 进一步分析材料会发现: ①—④还有一个共同点,即青年时代就出 成果,而材料⑤是讲徐特立 48岁苦学法语有 所成,年龄特点与前四位伟人不同。 根据这个不同点可以立论: 年青时代是出成果的黄金时代,但是,年龄并 不是成就事业的唯一条件,关键在于有无坚定 的志向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审题立意材料: 一个六岁的孩子,放学回家后,拿起刀子就要切苹果。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一边是花蒂,一边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间。刚要切,爸爸赶忙喊到:“切错了!切错!”话音刚落,苹果早已被切开,儿子 拿起一半给爸爸看,喊到:“爸爸快看,好漂亮的一颗五角星!”只见苹果的横断面上,由果核的轮廓组成了规则的五角星。 为什么会出现五角星图案? 是小孩子不按常规而横切苹果。 可引申出结论: 创造性思维能获得意料不到的成功 审题立意材料: 一位大学生,在校花销吃紧,写信向在 乡下种地的父亲要钱。信只有三个字—— “爸:钱。儿”这封三字信传开以后,人们议论 纷纷。请以这位大学生同学的身份就此给他写 一封信。 儿子与父亲之间是一种不正常的关系,作为他的同学给他写信,要劝导、教育他懂得孝敬父母。这是材料反映的主要的矛盾关系,不要在“花销紧”要节约方面大做文章。 审题立意材料: 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 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骛。他们提出种 种接上维纳斯断臂的奇思妙想。维纳斯失去 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 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好事之徒”,“趋之若骛”,贬斥之情溢于言表, 显然对想接上断臂这种做法持否定态度,对断 臂维纳斯持赞赏态度。 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 ①要有独特的美(从断臂维纳斯的角度); ②要顺其自然,不必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与人 (从好事者的角度)。 如不顾材料中的倾向性而提炼“攻关不怕难”, “只要坚持就能成功”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审题立意材料: 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③应当耐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 你的人是否有理。(达﹒芬奇) ④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其错误是一样 的。(赛纳克) 根据材料,联系实际,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题意的理解: 这是有关联性的一个题目,切合题意的审题应是表现出这种关联性的,围绕这种关联性进行写作且两方面力量使用比例合谐的就是“切合题意”;认识到这种关系,而只就一方面重点说的,是“符合题意”;只看到一方面而否定别一方面,或避而不谈另一方面的是“基本符合题意”;脱离话题的当然就只能是“偏离题意”。 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 材料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讲走路时 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 两者谁是谁非呢?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 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 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而有很合理。 因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 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