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按诊-中医诊断学教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按诊-中医诊断学教学课件

第八讲 按 诊 ——医生用手直接触摸或按压病人某些部位,以了解局部冷热、润燥、软硬、压痛、肿块或其他异常变化,从而推断疾病部位、性质和病情轻重等情况的一种诊断方法。 ——切诊是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进一步确定望诊之所见,补充望诊之不足,而且亦可为问诊提示重点,特别是对脘腹部疾病的诊断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一、按诊的体位 1.坐位:病人取坐位时,医生应面对病人而坐或站立进行。用左手稍扶病体,右手触摸按压某一局部。这种体位多用于皮肤、手足、腧穴的按诊。 2.仰卧位:按胸腹时,病人须采取仰卧位,全身放松,两腿自然伸直,两手臂放在身旁,医生站在病人右侧,用右手或双手对病人胸腹某些部位进行切按。在切按腹内肿块或腹肌紧张度时,可让病人屈起双膝,使腹肌松弛或做深呼吸,以便于切按。 3.侧卧位 ——右侧位按诊时,病人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髋、屈膝; ——左侧位按诊时,病人左下肢伸直,右下肢屈髋、屈膝,进行触摸推寻。 4.肘膝位 ——对腹部肿瘤的按诊,必要时亦可采取肘膝位,病人用两肘、两膝趴在检查床上,医生站在病人左侧,用右手稍抚病人腰背部,左手按摸推寻病人腹部。 二、按诊的手法 1.触法 ——医生将自然并拢的第二、三、四、五手指掌面或全手掌轻轻接触或轻柔地进行滑动触摸病人局部皮肤,了解肌肤的凉热、润燥。 2.摸法 ——医生用指掌稍用力寻抚局部,如胸腹、腧穴、肿胀部位等,探明局部的感觉情况,如有无疼痛和肿物,范围及肿胀程度。 3.按法:以重手按压或推寻局部,如胸腹部或某一肿胀或肿瘤部位,了解深部有无压痛或肿块,肿块的形态、大小,质地的软硬、光滑度、活动程度。 按诊的顺序 一般是先触摸,后按压,由轻而重,由浅入深,从健康部位开始,逐渐移向病变区域,先远后近,先上后下地进行诊察。 4.叩法 ——叩击法。是医生用手叩击病人身体某部,使之震动产生叩击音、波动感或震动感,以此确定病变的性质和程度的一种检查方法。 (1)直接叩击法 ——是医生用中指指尖或并拢的二、三、四、五指的掌面轻轻地直接叩击或拍打按诊部位,通过听音响和叩击手指的感觉来判断病变部位的情况。 2.直接叩诊法 ——用右手中间三指的掌面直接拍击被检查的部位,借拍击的反响和指下的振动感来判断病变情况的方法称为直接叩诊法。 ——适用于胸部或腹部面积较广泛的病变,如胸膜粘连或增厚,大量的胸水或腹水等。 (2)间接叩击法 1.拳掌叩击法(图6-4)是医生用左手掌平贴在病人的诊察部位,右手握成空拳叩击左手背,边叩边询问患者叩击部位的感觉,有无局部疼痛,医生根据病人感觉以及左手震动感,以推测病变部位、性质和程度。 2.指指叩击法 ——医生用左手中指第二指节紧贴病体需诊察的部位,其他手指稍微抬起,勿与体表接触,右手指自然弯曲,第二、四、五指微翘起,以中指指端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节前端。 ——叩击方向应与叩击部位垂直,叩时应用腕关节与掌指关节活动之力,指力要均匀适中,叩击动作要灵活、短促、富有弹性,叩击后右手中指应立即抬起,以免影响音响。 间接叩诊法的正误比较 间接叩诊的姿势 叩诊时手指的方向 三、按诊注意事项 1.按诊的体位及触、摸、按、叩四种手法的选择应具有针对性。 2.医生举止要稳重大方,态度要严肃认真,手法要轻巧柔和,避免突然暴力或冷手按诊。 3.注意争取病人的主动配合,使病人能准确地反映病位的感觉。 4.要边检查边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及表情变化,注意对侧部位以及健康部位与疾病部位的比较。 5.要边询问是否有压痛及疼痛程度,边通过谈话了解病情,以转移病人的注意力。 按诊的内容 一、按胸胁 根据病情的需要,有目的地对前胸和胁肋部进行触摸、按压或叩击,以了解局部及内脏病变的情况。 传统上“胸”指缺盆下,腹之上有骨之处;胸骨体下端尖突谓之“鸠尾”;肌肉部分谓之“膺”;肋骨下之软肋处谓之“季肋”;左乳下心尖搏动处为“虚里”。 主要是用以诊察心、肺、肝、胆、乳房等脏器组织的病变。 (一)胸部按诊 了解心、肺、虚里及腔内(胸膜)等的病变情况。 胸部按诊患者多采取坐位,若病人不能坐时,可先仰卧位诊察前胸,然后侧卧位诊察侧胸及背部。 方法多采用触法、摸法和指指叩击法,采取指指叩击法叩击时,左手中指应沿肋间隙滑行(与肋骨平行),右手指力应适中。顺序应由上而下地按前胸、侧胸和背部进行,并应注意两侧对称部位的比较。 正常胸(肺)部叩诊呈清音,但胸肌发达者、肥胖者或乳房较大者叩诊稍浊,背部较前胸音浊,上方较下方音浊。 胸部自上而下叩诊时,浊音与实音交界处即为肺下界,平静呼吸时,肺下界正常于锁骨中线第6肋(左侧可因胃脘鼓音区影响而有变动)、腋中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