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档案―手册实例与理论.DOC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档案―手册实例与理论.DOC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档案―手册实例与理论

發展性教學檔案系統―簡介及空白表單 出處: 張德銳李俊達、蔡美錦、陳輝誠、林秀娟、楊士賢、康心怡、—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台北:高教出版社。 教學是高度專業化的工作,其成效深深影響學生的學習品質與成效;同時,教學亦是一門由科學所指導的藝術。也就是說,一位高度成功的教學專業人員,是一位科學家,也是一位藝術家,他會掌握教育學(pedagogy)所發展出來的教學原理原則,然後運用藝術性的手法來達成教學目標。 教師專業化是所有教育改革的核心工作,而鼓勵教師建構教學檔案,正是目前世界各先進國家促進教師專業的主要途徑之一。透過教學檔案,教師可以有系統的思考自己的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方案、進行教學、反省思考自己的教學歷程和學生的學習成效,並透過專業成長計畫,把省思所得應用在未來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方面上。 一個良好的教學檔案固然有促進實習教師與在職教師專業發展的可能性,然而我國師資培育學界在此一方面的研究仍未普及與深入;在實務推廣上亦尚未有一套週延可行的系統,協助中小學教師有目的、有組織、有系統的建構其教學檔案。 本系統的研發,主要係指引小學(實習)教師,有計畫的進行教學活動,活動中及活動後有系統的蒐集教學資料,透過資料所引發的省思與專業對話,一方面建構有結構的教學檔案,另方面達成教學專業的規準。為使讀者能充分瞭解本系統,以下說明本系統所採用的教學成長歷程、教學檔案活動、活動所希望達成的教學專業規準、教學檔案系統的特色與限制;其次,則呈現臺北市忠孝國小實習教師林君玲在四個教學檔案活動(本系統共有六個檔案活動)的內容。 註一:發展性教學檔案系統的更詳盡內容請參閱張德銳、李俊達、蔡美錦、陳輝誠、林秀娟、楊士賢、康心怡、黃柏翔、卓美月、鄧玉芬、管淑華、高紅瑛、邱馨儀、黃旭鈞、高婉妃、江啟昱、張淑娟().tw網站下載 壹、教學的成長歷程 教學檔案的建構是植基於一個持續成長的循環歷程,其目的在於幫助實習教師,從規劃課程、教學與蒐集學生作業的日常教學實況資料中,促進自我專業成長。它表現於以下三個階段:計畫、教學、省思(如圖4-1)。 圖4-1 實習教師的專業成長循環 資料來源:CFASST guidebook(p.8), California Commission on Teacher Credentialing, 2001. Another set of eyes: Techniques for classroom observation. 張德銳、李俊達譯,民91,另一雙眼睛—教室觀察與會談技巧,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原著出版年:1987)。 一、計畫階段 計畫階段在針對教學加以籌劃設計,是一種教學前的省思,它包括四項主要工作: 1.實習教師必須根據本身經驗及知識,事先預測並描述學生的學習現象,而這些現象必須是具體可觀察的。 2.實習教師要確定學生的背景能力及知識。實習教師可以參考過去的教學經驗、學校紀錄,或是家長、以前老師、諮商人員所提供的線索。蒐集資料之後,實習教師必須將各項資料統整,判斷學生的學習準備度,並評估學生成功學習的可能性。 3.實習教師要了解教學活動的順序及教學策略的特性,判斷學生在現有能力基礎之上,所能達到的短期及長期的學習效果。計劃教學時,將整個內容分為細步的歷程,讓學習活動的安排具有邏輯性。 4.實習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學習結果提出評估結果的方法。教學評量不是教學工作的結束,而是另一次循環的開始,因為它可以提供設計下一次教學所需的各項資訊。 二、教學階段 在教學階段,實習教師必須做教學中的省思。教學階段包括所有現場決定,這些決定通常是在班級互動緊湊的情形下進行。在和學生面對面互動中,實習教師經常面臨判斷壓力以及不確定感,在教學現場只有很少的時間考慮變通的教學策略以及可能造成的結果,而且,可供決定依據的學生學習準備度資料也不一定足夠。由於時間及資訊有限,因此這些決定通常比較依賴直覺,而不像計畫階段處於理性狀態。 實習教師在教學時必須能經由省思活動,立即判斷,決定何時以及多快進行各個教學步驟。學生是否已經具備足夠動機?教學的流程是否順暢?學生是否如預期的進行學習活動?有沒有需要立即調整的地方?例如,在課程剛開始的時候,最好是讓學生感到好奇,能夠參與活動,並且了解學習的焦點。接著實習教師可能需要應用記憶性的問題喚醒學生以前的學習經驗,然後教師才會逐漸引導出高層次的思考性問題。最後,老師可能就學生的回答,決定下一個較適合的問題,或者決定如何就學生回答,做一個歸納整理。 三、省思階段 省思階段屬於教學後的省思。省思階段是對教學所做的分析、評估、及判斷等心智歷程所組成。分析包含對實際及預期行為之間的比較,以及相關資料的蒐集和了解。如果所觀察到的實際行為和計畫階段的預期行為符合程度很高,我們可以說兩者間沒有落差存在,可稱之為吸收同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