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国高校医学期刊网
江苏继续医学教育通讯 临床外科
第二节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一、冠状动脉外科进展 会(ACCF )和美国心脏学会(AHA)各 自组建的专家组于
今年 2011 年发表的 CABG 和 PCI 指南的建议是:对于左主
自 1964 年 Garrett等首先报道在体外循环下应用大隐静
干病变或复杂多支血管病变的患者,强调应以“心脏团队”
脉进行升主动脉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至今,冠状动脉旁路
的方式给予最佳处理,并将此作为 I 类推荐建议。所谓“心
移植术(E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 )已经走过
脏团队”的定义是从事心脏介入治疗的医生与从事心外科手
整整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有新
术治疗的医生合作,共同根据患者情况及其冠脉解剖特点,
技术产生,这些技术有的经过检验后被认为效果有限而被淘
对每种治疗方法的优点与缺点进行综合评估,然后将信息
汰;有的则逐渐被广泛接受;还有一些理念和技术到目前为
与心脏团队的建议一并提供给患者。新指南建议,对于延长
止仍存在争议。此外,CABG 也同时受到来自经皮冠状动脉
患者生存方面,无保护左主干病变、2 支或 3 支血管无论有
介人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 )技术的
无 LAD 近端病变、1 支血管有 LAD 近端病变,CABG 优于
挑战,关于 CABG 以及 PCI 技术孰优孰劣的研究已有很多
PCI;1 支血管无 LAD 近端病变,CABG 和 PCI 都可以选择。
报道,而两者在竞争中也都不断地创新和发展。PCI 从最早
而对于运用血运重建改善患者症状的推荐意见则是:(1)
单纯的球囊扩张技术到金属裸支架的应用、再到药物洗脱支
药物治疗后,仍有心绞痛症状,且有≥ 1 处可再血管化的狭
架,其远期通畅率越来越高;而 CABG 在将执着于提高远
窄(PCI 和 CABG 皆为 I 类推荐);(2)有≥ 1 处的狭窄,
期通畅率的同时,努力发展微创技术,从早期的不停跳搭桥、
无法耐受药物治疗(PCI 和 CABG 皆为 II a 类推荐);(3)
到小切口搭桥(MIDCAB) ,再到机器人手术,手术结合干
之前有 CABG 史 ,药物治疗后仍有心绞痛症状,且有≥ 1
细胞的移植等等。发展到今天,CABG 与 PCI 的较量仍在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