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航道通航条件关键技术研究二期.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河航道通航条件关键技术研究二期

内河航道通航条件关键技术研究( 三期) 报告简本 0 引言 研究背景 内河航道通航条件关键技术三期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山区河流通航建筑物引航道与河流主航道夹角的研究”和“弯曲航道尺度及通航水流条件的研究”两个专题。 山区河流蜿蜒曲折,弯曲航道比比皆是。在山区河流航枢纽中,通航建筑物上下游引航道连接段航道线与河流主流夹角发生偏转横移,船舶进出引航道夹角甚至造成碍航断航。行中,对该夹角了引航道、口门区和连接段的中心线与河流或引河的主流流向之间的夹角宜缩小。在没有足够资料的情况下,此夹角不宜大于25。针对山区河流渠化工程中,不同条件不同水流夹角所能适应的通航条件进行系列试验,不同条件下夹角的限制建议值并提出改善通航条件的工程措施及原则为山区河流通航建筑物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为有关规范修编提供基础资料。 研究工作的技术路线和指导思想 本项目是围绕内河航道建设工程所涉及有关通航水流条件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的两个专题研究,因此,整个研究工作是在系统总结我国内河航道建设在设计和运用情况的基础上,紧紧围绕项目研究的总体目标,采用调研咨询、资料收集、依托工程物理模型、概化物理模型、数学模型和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手段进行的一系列研究工作。研究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研究内容要有针对性,即紧密结合内河航道建设工程的实际;研究成果要有实际应用价值、要有所提高、有所创新,既要服务于内河航道建设工程的设计和实践,为今后的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又要为制定或修订相关规范标准中的有关内容提供依据和丰富的素材,并力争使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外的领先水平。 1 研究的内容及主要成果 本项目研究的总体目标是提出山区河流通航建筑物引航道与主航道夹角的建议值;提出山区河流通航建筑物引航道与主航道夹角较大时改善通航条件的工程措施及原则;提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弯曲航道船舶安全航行所需的宽度计算公式和方法,为内河弯曲型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的前期工作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为通航安全提供保障,并为今后有关规范或标准的修订提供基础资料和参考依据。 1.1 专题一——山区河流通航建筑物引航道与河流主航道夹角的研究 1.1.1 主要研究内容 (1)广泛收集和整理国内通航枢纽工程总平面布置的相关资料,包括微弯河段、弯曲河段、裁弯取直和分叉河段布置通航枢纽的地形、水文及水流夹角情况;以及山区河流通航建筑物与河流主航道不同夹角情况下的通航水流条件及航行条件的实船试验资料、模型试验资料和工程改善措施(2)采用概化物理模型和遥控自航船模试验,对山区河流Ⅲ、Ⅳ级航道通航建筑物引航道与河流主航道夹角与通航水流条件和航行条件进行系列研究。包括不同流速与不同“夹角”对船舶(队)通航条件的影响 (3)结合概化物理模型试验成果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归纳总结目前实际工程中不同夹角条件下通航枢纽的布置及其通航条件情况,提出不同条件下,合理的夹角建议值(4)针对山区河流通航建筑物受地形、河势的制约,引航道与主航道存在较大夹角,难以满足通航水流条件的要求时,提出改善通航条件的工程措施及原则,为工程设计提供指南。 堤头距弯道200m,转弯半径500m船模进出引航道的航行条件分析不同夹角和河道流速对上下游引航道口门区和连接段通航条件的影响进行系列试验夹角分别为20°、30°、45°、60°,河道平均流速分别为1.0、1.5、2.0、2.5(m/s)分别为1.5、2.0、2.5(m/s)不同夹角对船模进出引航道的航行条件影响很大,夹角越大,转弯进入引航道的难度越大上游口门区回流一般发生在前200m范围内,回流强度小,满足通航水流条件要求;连接段的水流平顺,横向流速较小,纵向流速河道平均流速的增大而增大,当河道平均流速达到2.0m/s时,在30°~60°夹角时,连接段的最大纵向流速达到或超过2.5m/s。下游口门区的回流强度要大于上游口门区,斜流范围在150-300m;随着河道流速的增大,超标的横向流速范围扩大,由外侧点向中线测点扩大下游船模顶流而上,其航行条件好于上游下行进入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和航行条件枢纽布置在弯道凸岸附近,堤头距弯道200m河道平均流速为1.5~2.0m/s时应<20°。 试验研究了20°、25°、30°、45°四角,河道平均流速1.0~2.5m/s,引航道与河道斜向布置时。 随着斜向角度的增大,口门区在弯道航线的范围越大,由20°时的170m增加到45°时的350m,水流与航线的最大夹角也由20°增大到45°,船模需转弯进入引航道,水流对其产生斜向作用,使船模向岸漂移,船模航行采用一定的高挂措施,同时转弯时,艏向角不宜过大,同时依靠水流作用,使船模斜向进入引航道, 综合判断通航水流条件和航行条件引航道与河道斜向布置时,当河道平均流速为1.5m/s时,夹角应≤25°;当河道平均流速为2.0~2.5m/s时,夹角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