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XXX高速公路工程设计工作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XX高速公路工程设计工作报告

公路工程设计工作报告 1 概况 XXX高速公路起于X市村,止于XX市城市交界处,全长53.04377km。该项目分三期建设,一、二期工程已分别于1998年4月、2000年9月通车,三期正在建设中。 XXX高速公路第一、二期工程起点接X市高速公路的终点,终点接XXX高速公路第三期工程的起点。它南北延伸,与省、市高速公路联网。XXX高速公路是XX市北上南下的重要通道,也是XX市以及以北地区与X间交通往来的一条干线高速公路。 本次大修路段为XXX高速公路一、二期工程,其中K0+000-K4+000为一期工程;K4+000-K40+685.749二期工程,全长40.68575km。 XXX高速公路第一、二期工程的路面结构均为水泥混凝土路面,主线采用双向6车道。其中一期工程K0+000-K4+000,路基宽度30.5m;二期工程K5+200-K40+685.749,路基宽度33.5m,其中二期工程K4+000-K5+200,路基宽度30.5~33.5m。设计行车速度100km/h。全线特大桥1座,全长2031.7m;大桥14座,全长2275 m;中桥27座,全长1173 m;小桥8座,全长84m;涵洞112道,通道5道,渡槽1处,倒虹吸管4处。桥梁结构以预应力空心板梁和连续箱梁桥为主。全线互通式立交8座,分别为XX互通立交。 本项目路面大修工程起点桩号K0+000,终点桩号K40+685.749,路线全长40.68575km,全线沥青罩面。 在加铺罩面时,大中小桥、涵洞、通道应根据验算结果进行加铺罩面及加固设计。 沿线现有路面排水系统除因为加铺罩面工程的需要应拆除外,其余的排水构筑物应予以保留利用,拆除的部分应结合路面扩建工程的需要以及工后路面排水系统的要求,予以及时的修复和完善,以保障路面水、内部结构水、地下水的及时排除。 沿线的交通附属设施除受施工影响的需拆除移位重建外,其余应予以利用。路面标志应根据扩建后的路面行车要求重新设计,路面标线按设计要求重新标划。 鉴于项目的复杂性,先进行方案设计。方案设计于2006年11月5日业主在XX召开了省厅有关专家参加的评审会议,根据会议要求,主线采用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计算行车速度采用100km/h,桥涵设计荷载采用汽车—超20级,挂车—120;第一期前4km,路基宽度由30.5m扩建为33.5m,第二期长35.485km,路基宽度33.5m,不进行扩建;全线共长40.68575km加铺沥青罩面。 1.2 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1.2.1地形条件 XXX高速公路第一、二期大修工程位于XX市中部,陆地和河谷平原分布其中,海拔30~80m之间,坡度较小,地势起伏和缓。 沿线所经过的地貌单元主要为剥蚀残丘及冲积平原,地形起伏频繁,沿线河流、沟渠纵横交错,低矮残丘广泛分布。 1.2.2气候 本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常年气温高,雨量充沛,季风明显。沿线3年平均气温为23.6℃。年极端最高气温37.8℃,年极端最低气温3.1℃。本路段所处地域日照时数充足,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76.5小时,占全年可照时数的42%。区域降水丰富,雨量集中在4~9月份。多年年平均降雨量为1822.4mm。近年最多为1997年,年雨量2074.0mm;最少为1996年,只有1547.4mm。 1.2.3地质概况 (1) 区域地质构造 区域地质构造位于北东东向罗浮山断裂带南部边缘的北东向博罗大断裂南西部、XX断凹盆地中。 (2) 地层岩性 按地层成因和岩土层性质,自上而下分为:第四系残积层和白垩系泥质粉砂岩。 (3) 地震 根据《省地震烈度区划图》,路线所经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即原Ⅵ度区)。 1.3 主要技术指标的运用情况 1.3.1 路线平面 1.3.2 路线平面设计 经过外业测量采点和路线平面,路线平面与原施工图设计相符,且其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1.3.3 路线纵面拟合 旧路纵面误差分析:通过实测路面设计标高与原设计高程之间的误差分析为加铺罩面的纵断面设计提供参考数据。 1.3.4 路线纵面设计 路线纵面拟合的精度是路面扩建的一个关键因素,旧路面标高抬高和降低1cm,都会影响到路面一层的取舍。以实测路面标高作为控制点,结合桥梁加固和加铺罩面的要求,对纵面进行了优化。 1.3.5 主要技术指标采用情况 本项目全线采用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计算行车速度100Km/h。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见下表。 主要技术指标表 指标名称 设计车速(100 km/h) 规定值 大修前 大修后 平面线形 平曲线最小半径(m) 一般值 700 727.46 727.46 极限值 400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 4000 4520 4520 纵面线形 最大纵坡(%) 4 3.628 3.628 最小坡长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