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州河的过去和现在索引1苏州河的简介2苏州河的历史3苏州河
苏州河的过去和现在 索引 1、苏州河的简介 2、苏州河的历史 3、苏州河恶臭现象和基本整治 4、苏州河整治的现状(简单口述) 5、苏州河发生的变化对于上海的影响 本次会议要求 * * 黄浦江主要支流,又名吴淞江,是上海境内仅次于黄浦江的第2大河。因发源于苏州附近的松陵地区,古名“松江”,又因流域在古代吴国境内,故称之为“吴淞江”。吴淞江源出太湖瓜泾口,穿过江南运河,流经吴江、苏州、吴县、昆山、嘉定、青浦等县市,在上海市区外白渡桥附近注入黄浦江。全长125公里,平均河宽约40~50米,流量平均仅10立方米/秒,旱季则接近于零。低水位时水深2米左右,是上海通往江苏南部主要水上交通线和上海市区重要航道。 苏州河本来叫吴淞江,它和黄浦江同样起源于太湖。在李白的时代,吴淞江的江面最宽处达20华里;到了范仲淹任苏州太守时,河面减少到9里,而此时的黄浦江,最宽处只需“尽一夭之力”,与吴淞江相比,它只能算作一条小溪。时至明代,由于吴淞江中下游泥沙淤积,户部尚书夏元吉动用20万河工改造河道,把太湖水引向黄浦江,形成今天的格局。自此,吴淞江成了一条波澜不惊的内河,黄浦江和吴淞江完成了一次干流和支流的位置更换。 上海开埠后,居住在此的外国侨民乘船沿吴淞江来到苏州,他们由此把这条河叫作苏州河。 随着时间改变的不仅是自然的河道,还有河两岸的社会民生。从苏州河汇入黄浦江的外白渡桥到河南路桥,多的是可与外滩媲美的殖民地建筑。而从河南路桥往西直至武宁路桥一带,则是越来越多的烟囱、厂房和有着大吊车的码头。油脂厂、面粉厂、纺织厂、化工厂林立于苏州河两岸,它们带来的除了上海近现代工业的发迹,还有直接排进河道的污染和大量生活在底层的产业工人。前者造成了苏州河的黑臭,后者形成了河两岸的棚户区。 关于苏州河的历史资料 周 考烈王元年至十五年(前262-248年) 黄歇为相,封春申君,治理松江,导流入海,开港灌田。 吴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孙权建造青龙战舰于青龙镇(现青浦县境东北)。 东晋 咸和年间(326-334年) 吴国内史虞潭在青龙镇港口修筑沪渎垒,以防海盗抄略。隆安四年(400年)袁崧重加修建。 唐 天宝五年(746年) 在吴淞江与青龙江交汇处形成了青龙镇港,是华亭港的外港,又是苏州的通海门户。 元和五年(810年) 苏州刺史王仲舒主持筑松江(吴淞江)堤。 宋 宝元元年(1038年) 两浙转运副使叶清臣,疏盘龙江、沪渎港。 大观三年(1109年) 两浙监使请开淘吴淞江,复置十二闸,于四年(1110年)动工。这是吴淞江下游置闸的最早记录。 元 至元三十年(1293年) 任仁发著《浙西水利议答录》,阐述吴淞江淤塞原因,低洼地区作用以及浙西治水方法等。 明 永乐元年(1403年) 户部尚书夏元吉治水苏松,浚吴淞江南北岸安亭等浦港,导吴淞江水由浏河白茅入海(挚淞入浏)。又采纳叶宗人意见,浚范家浜引浦(大黄浦)入海(黄浦夺淞),逐步形成了现在的黄浦江水系。 嘉靖元年(1522年) 巡抚李充嗣主持疏浚吴淞江,西起夏驾浦,东至嘉定龙王庙旧江口止。在头坝(今乍浦路桥处)建闸,称关桥闸。 明 隆庆三年(1569年) 十二月,应天巡抚海瑞巡历上海县,考察吴淞江,委上海知县负责开浚海量、施工。次年(1570年)正月,委松江府同知率上海、嘉定等县知县分理。疏浚吴淞江下游入海淤地。江面旧宽三十丈,减半开十五丈,自黄渡至宋家桥(宋家浜)八十里。故道称旧江,亦称虬江。同年,在今福建路桥附近建造石闸挡潮,清初废。 清 康熙十一年(1672年) 韩佐周在宋家桥(海瑞建闸处)重建三洞石闸(今福建路桥处),俗称“老闸”。 闸上有桥,可通行人。逾三年,石闸裂陷,再建。此桥在鸦片战争前为苏州河上仅有的一座桥梁。 康熙十八年(1679年) 在关桥闸废毁处设渡口,为头坝义渡。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 九月二十六日,上海开埠。 清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 九月二十六日,上海开埠。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 11月27日上海道台麟桂与英国驻沪领事阿扎国签订扩大英租界协定,西界扩至护界河处(今西藏中路),北界扩至苏州河岸。首次将吴淞江写作苏州河。 咸丰十年(1860年) 建礼查饭店(今浦江饭店),为上海第一家西式饭店。宣统二年(1910年)重建。位于外白渡桥北堍。 咸丰十年(1860年) 英商立德洋行在新闸桥边开设一家生产酸碱的工厂。1875年改组为美查制酸厂。为江苏药水厂的前身。 同治元年(1862年) 开设兆丰洋行的霍锦士·霍格兄弟在今中山公园北部建乡间别墅,名兆丰花园。1914年工部局扩建为极司非尔公园,7月1日对外开放。民国33年(1944年)改名中山公园。 同治四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换热站建设标准.doc VIP
- 研究生2024版新中特课件第二章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pptx VIP
- 推进供热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思考(工商管理毕业论文).doc VIP
- 2025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培训考试题库100题含答案(完整版).docx VIP
- 调味品生产自动化一体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pdf VIP
- 2024年安徽省高考生物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一年级语文上册新教材第八单元解读.docx
- 2025年国企竞聘笔考试试题库目简答题及答案指导.docx VIP
- DB11∕T 808-2020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ocx
- 《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