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第2期医学信息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Guangzhou Women and Children’s Medical Center
MEDICAL INFORMATION
2017年第2期
元宵节快乐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科教与数据管理部图书馆编
2017-2-11
目录
?孕妇叶酸及维生素B12可以影响儿童的肾脏
?研究发现寨卡病毒感染机制
?甲氨蝶呤能否增加关节内皮质类固醇对幼年关节炎的疗效
?婴儿手术中,喉罩麻醉优于气管插管麻醉
?水解牛奶为基础的配方奶粉增加胰岛自身免疫性疾病风险
?儿童脓毒症记得检测血乳酸
?细支气管炎患儿应该采用何种氧疗方式
?了解婴儿酸反流的病因、症状和治疗
?NEJM:院内心脏骤停后的儿童低温治疗一定好吗
?盆腔理疗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
?CFDA:12岁以下儿童禁用止咳水等含可待因药品
?高龄辅助生殖技术临床结局
?机体孕激素或可降低特殊白介素的表达
? X射线究竟对胎儿影响到底有多大
?诊断流产后治疗决策的影响因素
?中孕期妊娠丢失后妊娠间隔与再次妊娠丢失的关系
?复发性流产的治疗
?妊高征发病机制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卵巢、输卵管、腹膜或未知起源的浆液性癌的生存
?亚临床甲减妊娠患者是否该行甲状腺激素治疗
?可逆性男性避孕凝胶有望取代男性结扎术
?研究新进展:流产和GLI2与后代肛门直肠畸形的关系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防治:ASRM指南
?生育治疗与幼年1型糖尿病的关系
?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过去、现在和未来
?卵巢功能不足以及早绝经的年轻女性的激素治
孕妇叶酸及维生素B12可以影响儿童的肾脏/Am J Kidney Dis,2017,1
在怀孕期间叶酸、维生素B12和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是胎儿早期发育的重要因素,并且可能持续影响幼儿的肾功能。
近期,一项发表在Am J Kidney Dis杂志上的文章评估了在怀孕期间叶酸、维生素B12和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学校儿童的肾脏之间的关联。
此项研究是从胎儿生命开始的基于人群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在4226名孕妇及其子女中进行。在早孕(中位孕龄,13.2 [IQR,12.2-14.8]周)和出生时(脐带血)测量的叶酸、维生素B12和同型半胱氨酸血液浓度。
研究的主要结果:在中位年龄6.0年(IQR,5.9-6.3),研究者们使用超声测量肾体积,基于肌酐(eGFRcr)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eGFRcys)浓度和微量白蛋白尿的估计肾小球滤过率。
研究观察到较高的母体叶酸浓度与较大的儿童肾体积相关,而较高的母体维生素B12浓度与儿童较高的eGFRcy相关(P0.05)。这些关联不依赖于同型半胱氨酸浓度。
更高的母体高半胱氨酸浓度与更小的肾体积和更低的儿童eGFRcys相关(P0.05)。母体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儿童期eGFRcys的关联可以用组合肾体积解释。
较高的脐带血高半胱氨酸浓度与较大的肾体积和较低的eGFRcy相关(P0.05)。叶酸、维生素B12或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微量白蛋白尿无关。
此项研究结果表明:叶酸、维生素B12和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在胎儿生活中与其后肾发育相关。
研究发现寨卡病毒感染机制/Scientific Reports,2017,1
根据一项最新研究,寨卡病毒可以干扰控制细胞分裂的细胞机制,改变数百个指导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形成和发育的基因表达。
一些证据表明寨卡病毒感染和婴儿小头症及其他胎儿大脑畸形有关,但是其中的具体机理迄今为止也不清楚。“阐明寨卡病毒感染的机制对于开发对抗这种病毒的方法至关重要。”这项研究的领导者、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UFRJ)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Stevens Rehen如是说。
在此前发表在《Science》上的文章中,这个课题组注意到感染寨卡病毒一周后神经元干细胞库被彻底清除,因此在这项新研究中他们打算探索神经元细胞在死亡之前如何应对寨卡病毒。为此,他们采用巴西病人身上采集的寨卡病毒株感染人神经元细胞,并将之培养为类似胎儿脑组织的神经细胞球。
为了明白寨卡病毒对细胞分子代谢方面的损伤,研究人员采用先进的技术检测了被感染的神经元的相互作用组图(即所有的分子相互作用)。为了鉴定寨卡病毒感染的分子印迹,作者研究了感染和非感染的神经元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情况。分析结果表明感染的神经元细胞中超过500个基因/蛋白表达水平改变,其中一些和DNA损伤及染色体不稳定性相关,如导致非整倍性的基因,而其他一些在细胞分裂时表达的基因则被沉默,从而阻碍了细胞分裂。此外,寨卡病毒感染的细胞中一些驱动细胞分化的基因被抑制,因此神经元细胞缺乏分化为特定脑细胞的信号。同时,他们还观察到了一种病毒感染细胞时常用的策略:涉及到病毒复制的基因被上调。
UFRJ副教授、论文作者Patr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