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地球形成和融化机制-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论文 word格式.docx

冰雪地球形成和融化机制-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论文 word格式.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冰雪地球形成和融化机制-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论文 word格式

冰雪地球形成和融化的机制杨军气象学 导师:胡永云 教授摘要新元古代是指距今大约 10–5.4 亿年前的这段时期,该时期的地球气候与其 它时期的重要区别是气候呈现极端寒冷(全球性冰川)和极端炎热(所谓的热室 或桑拿室)在数百万年或千万年时间尺度上的交替和转换。地质、地磁和地球化 学证据表明,地球在新元古代时期曾经历过 2–4 次全球尺度的冰川期,也就是陆 地冰川延伸到赤道附近,甚至热带海洋也被冰雪覆盖,形成极端寒冷的“冰雪地 球”(Snowball Earth)。融化冰雪地球需要很高浓度的CO2,当冰雪地球迅速融化 之后,大气中的CO2 含量仍很高,加上水汽的温室效应,地球进入极端炎热的气 候状态。新元古代时期的冰雪地球不仅是地球历史气候演化的重大问题,极端寒 冷和炎热的气候环境对原始生命的生存和繁衍同样非常重要,因此,冰雪地球是 过去 20 年地球远古气候的热点研究课题。虽然已有大量的地质、地球化学和气候方面的研究,但关于冰雪地球形成和 融化的机制等基本问题目前尚不清楚,尤其是地球是完全被冰雪覆盖,还是在热 带仍有开放的海域?冰雪地球形成和融化时大气中的CO2 含量分别是多少?海洋 在冰雪地球形成和融化过程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大气和海洋环流特征是怎样的? 冰雪地球融化之后的地表温度是多少?冰雪地球形成和融化过程中的各种气候反 馈如何?本论文将利用能量平衡模式、辐射-对流模式、大气环流模式和海气耦 合气候模式对这些基础问题进行研究。我们的模拟研究表明,在新元古代时期太阳辐射强度比现在弱 6 % 的条件下,冰雪地球的形成需要很低浓度的CO2,即极弱的温室效应。在现在海陆分布下,CCSM3 给出的CO2 阈值是 17.5 ppmv,CCSM4 给出的CO2 阈值是 70 ppmv。这些不同的CO2 阈值主要是由于模式中不同的冰雪反照率造成的。在冰雪地球形成的过程中,地表反照率不断升高,大气中水汽含量及其温室 效应不断降低,有利于冰雪地球的形成。地表风应力将中高纬度海冰输送到低纬 度地区,加速低纬度海冰的形成。风生洋流将热量从开放的热带洋面输送到冰线 的边缘,阻碍冰雪地球形成。大气环流的作用则是随时间变化的:当冰线在热带 外时,哈得雷环流通过将能量从热带输送到副热带,起到阻碍其形成的作用;当 冰线推进到热带区域内时,哈得雷环流的近地表分支(信风)将相对冷的空气从 冰面输送到冰线附近和开放洋面,起到促进冰雪地球形成的作用。最终整个系统 是否进入冰雪地球状态,取决于外界强迫的强度与各个部分(大气、海洋、海冰 和冰川)之间的相互作用。融化冰雪地球的CO2 阈值是冰雪地球研究中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我们使用辐 射-对流模式得到的CO2 阈值是 210 000 ppmv,使用大气环流模式 CAM3 得到 的结果是 380 000 ppmv。根据 James F. Kasting 的建议,在这些模拟试验中,我 们首次考虑了高浓度CO2 条件下压致增宽和分子碰撞增强所造成的CO2 和H2O 在红外波段吸收的增强。因此,我们给出的CO2 阈值比之前其他学者的结果要低 很多。同时发现,不同气候模式的晴空温室效应和云辐射强迫存在明显的差异, 大气中臭氧浓度及其空间分布的变化对冰雪地球气候也有适度的影响。冰雪地球融化后,由于大气中仍存在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加上大量的水汽进 入大气,在二氧化碳和水汽温室效应的共同作用下,地球将进入极端炎热的气候 状态。我们的模拟结果表明,在 400 000 ppmv CO2 下,全球平均地表温度高达 70?C。在这种极端炎热的条件下,大气环流与现代气候条件下的大气环流有着显 著的不同。热带洋面大气边界层内出现很强的逆温,并且赤道和极地之间的温差 显著减小,这些共同导致对流运动明显减弱,哈得雷环流强度减弱、宽度变窄, 同时中纬度费尔环流也相应地变弱,大气相对湿度降低,热带辐合带几乎消失。新元古代冰期是否意味着地球完全被冰雪覆盖,还是热带维持开放的洋面一 直是争论的热点问题。我们在海-气耦合气候模式中,首次发现热带维持稳定开 放洋面的气候状态:雪水交融地球(a soft Snowball Earth)。即,冰线推进到热带 区域以内,赤道附近开放洋面与低纬度常年被雪覆盖的陆地稳定地共存。从开放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洋面到冰线附近的海洋热量输送是维持这一状态的关键。该气候态对冰期原始生命的生存和繁衍有很重要的意义。 冰雪地球的研究不仅有利于促进我们对地球气候及其演变的认识,而且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气候条件下地球各个圈层-大气圈、水圈、冰冻圈、生物 圈和岩石圈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关键词:冰雪地球,极端冷和极端热气候,二氧化碳和臭氧,雪水交融地球Initiation and Deglaciation of 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