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质量官制度 听首席制度官谈制度.docVIP

首席质量官制度 听首席制度官谈制度.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首席质量官制度 听首席制度官谈制度

首席质量官制度 听首席制度官谈制度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听首席制度官谈制度”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的支持! 听首席制度官谈制度 (作者戴天宇,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副教授,中国第一个企业“首席制度官”) 制度比执行力重要 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先讲一个“犯人船”的历史故事。 18世纪80年代开始,为了开发蛮荒的澳洲,英国政府决定将已判刑的囚犯运往澳洲,这样既解决了英国监狱人满为患的问题,又给澳洲送去了丰富的劳动力。 运送犯人的工作是由一些私人船主承包的。最初,英国政府的办法,是以装船的犯人数来支付船主费用。船主们为了牟取暴利,采用破旧的改装货船,船上设施简陋不堪,卫生条件极差,犯人死亡率非常高。一旦船只离开了岸,船主按照人头数拿到了政府的钱,对于这些犯人能否远涉重洋、活着到达澳洲就不管不问了。 根据英国历史学家查理·巴特森所著《犯人船》一书中的记载:1790年到1792年间,私人船主运送犯人到澳洲的26艘船共4082名犯人,死亡为498人,平均死亡率为12%,其中一艘名为“海神号”的船,424个犯人死了158个,死亡率达37%。这么高的死亡率,不仅在经济上损失巨大,道义上也引起了社会的强烈谴责。英国政府在解决这个问题上纠结了多年,想了很多办法。这些办法归结起来,就是“执行力派”与“制度派”的不同路线。 近些年来,国内的一些经管类书籍,掀起了一阵探讨“执行力”的热潮。似乎一夜之间,管理者们发现企业积重难返的沉疴需要“执行力”这把利刃去剜除毒瘤,员工们发现需要收敛以往的拖泥带水去贯彻“执行力”的令行禁止。“领导力”、“决策力”、“胜任力”、“企划力”、“文化力”、“管理力”、“产品力”、“创新力”、“营销力”、“品牌力”等新名词、新花样也被创造性地倒腾了出来,甚至有的人进而喊出了“执行力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的口号。这个“力”、那个“力”,它们就像是巫医术士的神功法力,谁也看不见、摸不着,检测不出、验证不了。而在历史上,过往的经验一再表明:越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越是会有人用来故弄玄虚、大做文章;越是说得神乎其神、玄而又玄,越是会有人盲从迷信、顶礼膜拜。 其实,即便“执行力”真的存在,也未必有那么神奇。在一片高谈阔论声中,人们似乎忘记了一个简单事实: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个企业组织的执行,能够达到纳粹那样的水平,而即便纳粹的这种凶猛执行,也无法挽救法西斯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我们谈论“执行力”,总容易忘记它的大背景,就是它需要在一个能够激励人、发挥人主观能动性的制度环境中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执行是以制度为前提,比执行更重要的是制度,比制度更重要的是机制。机制是什么?机制就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企业管理的内在机理。 在“执行力”理论风靡南北、红极一时的今天,我们不禁要问:制度和执行,到底孰在前,孰在后?没有科学的制度,哪来合理的执行?凭什么制度不能“落地”就一定是执行有问题?不问制度,只问执行,这不是本末倒置,又是什么? 著名法哲学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里举过一个绝妙的例子:在古代中国,抢劫又杀人的处凌迟,对其他的抢劫则只处徒刑,由于有了这个区别,所以抢劫的不常杀人;但是在古代俄国,抢劫和杀人的惩罚都是死刑,是以抢劫者经常将被抢者杀害,因为只有死人不会指控一个人犯抢劫罪,这样才有可能侥幸逃脱制裁。所以,不适当的制度,越是严格执行,和其美好的愿望也越南辕北辙。 反之,一套经过科学设计的良好制度,则可以让执行事半功倍,甚至会得到自动执行。 “犯人船”的最终解决方案,不是执行力的强硬推行,而是制度制定上的四两拨千斤。 让我们重新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个故事。最初,英国政府往每艘船上派一名监督官员,再派一名医生负责犯人的医疗卫生,同时还对犯人在船上的生活标准做了硬性规定。但是,犯人的死亡率不仅没有降下来,有的监督官员和随船医生也不明不白地死了。原来一些船主为贪图暴利而贿赂官员和医生,一些坚持正义的官员、医生不肯就范,便被扔到大海里喂鱼去了,落得个尸骨无存。 无奈之下,政府又采取新的办法,把船主们都召集起来开会,进行道德宣讲,告诫他们要珍惜生命,不要把钱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理解运犯人到澳洲开发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大计,但情况没有任何好转,犯人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 一位英国议员提出:那些私人船主钻了制度的空子,而制度的缺陷在于,政府给予船主报酬是以上船人数来计算报酬的,而不是以到岸人数来计算,制度不好,怎么执行都走样。应当改变付费制度,不管在英国上船多少人,到澳洲上岸的时候再清点人数,支付报酬。 这种按到岸人数付费制度实施后,效果立竿见影。船主们主动请医生跟船,在船上准备药品,改善生活,尽可能地让每一个上船的犯人活着抵达澳洲,因为每死一个犯人就意味着减

文档评论(0)

bodk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