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外交工作的突破与发展课件北师大版.pptVIP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外交工作的突破与发展课件北师大版.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 建设之路的曲折探索 建国初的中美关系: 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在军事上实行威胁,政治上进行孤立,经济上封锁,中美敌对状态长达二十多年。 建国初期美国对华军事包围示意图 09 外交工作的突破与发展 1972年毛泽东与尼克松会谈 基辛格(1923年 - ) 美国著名外交家 原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在1969年到1977年之间,基辛格在美国外交政策中发挥了中心作用,并在中美建交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1971年7月1日,基辛格乘机离开华盛顿,在越南西贡活动了三天,到曼谷停留一天。6日到达新德里,8日到巴基斯坦的伊斯兰堡。 在伊斯兰堡当天的晚宴上,基辛格假装肚子痛。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特别高声宣布,由于伊斯兰堡天气太热,影响基辛格的健康,特请他去总统别墅休养,以摆脱记者的追逐。 7月9日凌晨四时半,基辛格乘机直飞北京。当天12时15分到达北京南苑机场,周总理派叶剑英等到机场迎接。 基辛格的“秘密行动” 基辛格“偷偷地”去的地方是哪里? 合作探究 中美两国当时正处于敌视状态,基辛格作为美国总统特使与中国政府接触的原因是什么? 1969年3月,中苏在乌苏里江的珍宝岛因领土问题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 1969年8月,中苏双方在新疆的铁列克提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 1969年10月,中苏两国的边界谈判未取得任何进展。苏联向中苏边界增兵,中国开展全国性战备运动。 中苏友好关系破裂,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了苏联的威胁。 20世纪60、70年代美苏争霸中出现了苏攻美守的局面,迫使美国不得不谋求对华关系的改善,联合中国对付苏联。 ①美苏争霸中,美国的实力相对削弱,受到苏联威胁;②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逐渐提高; 1971年7月,尼克松…认为现在已有五个世界实力中心:西欧、日本、中国、苏联和美国,…这五支力量将成为决定未来的中心。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史背景 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采取对华敌视政策; ②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 在此之前,中美两国为基辛格这次会谈做了哪些努力? 释放善意 1970年10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表示“如果说我在死前还有什么事想做,那就是到中国去。”并在此后的一次讲话中特意使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的称呼。 1970年12月,毛泽东在北京会见美国作家斯诺,表示欢迎尼克松访华。并将照片(右)刊登在《人民日报》头版,含蓄地向美国发出信息。 释放善意 乒乓外交 1971年4月,在日本举行的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被称为“乒乓外交”。中美人民之间的交往为打开两国官方关系拉开了序幕。 庄则栋 中方欢迎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周恩来会见美国乒乓球队 乒乓外交 这完全是两国最高领导人抓住了必然出现的一个偶然情节,从而引导出一个“小球转动大球”的政治大局面。从此,中美关系打开了一个新纪元,使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 ——鲁挺(原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副团长) “小球转动大球”指的是“乒乓外交”推动了中美关系逐步走向正常化。 乒乓外交 基辛格访华 1971年7月,美国总统特使基辛格秘密访问北京。周恩来与基辛格进行了会谈,双方就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一事达成协议。 基辛格访华 尼克松访华 尼克松访华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会见毛泽东主席,并同周恩来总理会谈。 1972年2月28日《人民日报》头版 中美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 中美双方申述了各自的原则立场。在台湾问题上:美方表示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成果 中国《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两国结束长期的敌对状态,开始走向正常化。 影响 尼克松访华 中美建交 1978年12月,中美签订《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宣布自1979年1月1日起建立外交关系。 1978年邓小平与时任美国总统卡特签署“建交公报” 中美建交标志着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公报声明: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内容 意义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在上海发表的《联合公报》,标志着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8年12月,中美签署《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1971年10月25日,基辛格正在北京进行第二次访问,在谈及当时正在纽约的第26届联合国大会时,基辛格说:“我估计你们今年还进不了联大…明年还差不多。待尼克松访华以后,你们就能进去了。” 后来在离京的飞机上,基辛格得知 的消息时一愣,自我解嘲地对助手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精品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