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李商隐马嵬-精品课件 (共25张PPT).ppt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李商隐马嵬-精品课件 (共25张PPT).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李商隐马嵬-精品课件 (共25张PPT)

李商隐恩师令狐楚仙逝,他送灵回京至马嵬,远望杂乱的长着灌木丛和荒草,有的地方露出黄土,给人一种枯败苍凉之感的马嵬坡,有感而吟《长恨歌》。一边的七师哥于是激义山道:“驴背上吟诗,颇有情味,何不以《马嵬》为题,吟咏一首呢?”李商隐于是吟《马嵬》(其一)(其二)两首诗,以唐明皇时期马嵬事件的藩镇之乱,讽刺当时甘露之变的宦官专权。因此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咏史诗。 写作背景 马 嵬(其一) 唐·李商隐 冀马燕犀动地来, 自埋红粉自成灰。 君王若道能倾国, 玉辇何由过马嵬。 马 嵬(其二) 唐·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 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 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 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 不及卢家有莫愁。 唐玄宗之悲 九州更变 四海翻腾 “他生”之约 无法实现 江山更弦易主 美人香消玉殒 江山美人皆失 马嵬(其二) 马嵬(其二) 今日逃难 昔日狂欢 既有今日 何必当初 倒叙:一波三折 对比:暗含讽刺 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 唐玄宗保不住自己的宠妃 作为普通百姓的“卢家”能保住既“织绮”又“采桑”的莫愁。 马嵬(其二) 对 VS 比 寻仙为妄 死别是实 军中逃难 宫里安乐 马嵬驿赐死 长生殿盟誓 天子不保 百姓可全 昔 今 对比 讽:荒淫误国 (此日) (当时) 对比是咏史怀古诗常用的一种手法,作者常常借它来抒发盛衰之情、兴亡之感。 倒叙 倒叙的手法使诗歌在尺幅之间,一波三折,曲折幽深。 马嵬(其二) 一方面, 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保不住自己的宠妃; 对 VS 比 另一方面, 作为普通百姓的“卢家”,能保住既“织绮”又“采桑”的莫愁。 杨贵妃的美貌——《长恨歌》 天生丽质难自弃, 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 六宫粉黛无颜色。 后宫佳丽三千人, 三千宠爱在一身。 君王掩面救不得 回头血泪相和流 思 索 郑畋《马嵬坡》: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写作方法:常用典故,或写景,或对比,或衬托,或抑扬,或讽刺,或含蓄等等。 咏 史 怀 古 诗 内容:咏怀古迹、品评古事、缅怀古人 目的:怀古伤今、借古讽今、以古抒怀 艺术特征: 1)“诗”与“史”的结合:文学性与历史性的统一; 2)“咏史”与“言志”的结合:对现实政治的强烈关注; 3)“古”与“今”的结合:多维的时空组合。 思想情感:1.感叹昔盛今衰 2.评价历史是非 3.抒发个人抱负 4.感慨壮志难酬 5.讽谏当朝统治 咏史怀古诗 鉴赏 4、分析技巧:分析作品采用的艺术手法 3、体悟感情:推敲作者的态度和表达的情感 1、弄清史实:了解作品做涉及的史实和人物 方法步骤: 2、揣摩意图:探究诗人发思古幽情的缘起     西施滩 崔道融   宰嚭(p?)亡吴国, 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 似有不平声。       西施 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注:据《史记》载,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困于会稽,派大夫文种贿赂吴国太宰伯嚭,送宝器,美女(西施在其中)到吴国求和,从此越王勾践获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其后终于灭掉了吴国。 学以致用 两首诗都针对“红颜祸水”这一传统的历史观念,为西施反案,但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时,所用的手法各有特色,请结合两首诗的三、四句作简要赏析。 能够 两首诗的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时,所用的手法各有特色,请结合两首诗的三、四句作简要赏析。 崔诗“浣纱春水急, 似有不平声。”借景抒情,运用比喻。表达对西施的同情,为西施个人鸣不平。 罗诗“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运用对比、反问,引发人们深刻的思考,表明胜败兴亡另有原因,并非一弱女子能够做到的。 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2007年湖北卷) ????????????????? 华清宫?   吴融 ??? 四郊飞雪暗云端,唯此宫中落旋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 过华清宫   李约 ???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4分) (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链接高考 答 案 (1)两首诗都应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2分)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血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成阴,温暖如春。(1分)第二首今昔(或时间):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1分)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