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精选提分专练 第七练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第一章 王安石.docVIP

(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精选提分专练 第七练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第一章 王安石.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精选提分专练 第七练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第一章 王安石

王安石 一、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临川区)人,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从文学角度总观王安石的作品,无论诗、文、词都有杰出的成就。北宋中期开展的诗文革新运动,在他手中得到了有力推动,对扫除宋初风靡一时的浮华余风做出了贡献。但是,王安石的文学主张,却过于强调“实用”,对艺术形式的作用往往估计不足。他的不少诗文,又常常表现得议论说理成分过重,瘦硬而缺少形象性和韵味。还有一些诗篇,虽然论禅说佛理,晦涩干枯,但也不失大家风范,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一颗明星。 二、作品鉴赏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怀古四首(其一) 王安石 霸祖孤身取二江①,子孙多以百城降。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东府旧基留佛刹,《后庭》余唱落船窗。 《黍离》《麦秀》②从来事,且置兴亡近酒缸。 注 ①二江:宋代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的简称,也是建都金陵诸国的主要统辖区域。②西纣王的叔父箕子路过殷商旧墟,看到宫室毁坏,长满禾黍,作诗《麦秀歌》。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题目中的“怀古”标明了这首诗的题材,“金陵”是地名,今指南京。 B.“霸祖”句是写楚霸王项羽兵败垓下,只身匹马突围至乌江,自刎而死。 C.“东府”句虚实结合,写现在的金陵东府,将来可能只剩几间佛寺。 D.“后庭”化用了唐朝杜牧的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E.宋诗常以议论入诗,这首诗也如此,夹叙夹议,增添了诗歌的理趣。 2.全诗分为几层?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河北民 王安石 河北民,生近二边①长苦辛。 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 老小相携来就南②,南人丰年自无食。 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 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 注 ①二边:指当时北宋王朝与两个少数民族政权辽和西夏相毗邻的地区。②南:指黄河以南地区。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王安石早年诗歌创作有取于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关心政治,同情百姓疾苦,体现了现实主义精神。 B.“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两句,开门见山点明河北地方民不聊生的现实,边民的苦辛是因为北宋与辽、西夏连年的战乱。 C.大旱之年,赤地千里,寸草不生,哀鸿遍野,州县官吏不顾百姓死活,赋税杂役无一减免,表现了北宋冗官、冗兵、冗费的弊政。 D.黄河以北的边民不得不背井离乡,向南逃荒,河南虽然丰收,百姓也缺粮断餐,暗示了“长苦辛”的不仅是河北之民,河南以及其他内地无不如此。 E.诗歌尾联诗人用感叹的口吻颂扬“贞观之治”的美好,表达了对北宋时政的批判和对唐代治世的向往。 4.为了表现河北民的苦辛,诗人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韵唐公①三首其三·旅思 王安石 此身南北老,愁见问征途。 地大蟠三楚,天低入五湖。 看云心共远,步月影同孤。 慷慨秋风起,悲歌不为鲈②。 注 ①张壤,字唐公,北宋嘉,王安石友人。②《晋书·张翰传》记载张翰在洛阳,因见秋风,于是想起家乡的莼菜羹、鲈鱼脍,说:“人生贵适意尔。”当日辞官归乡。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此诗题为《次韵唐公三首其三·旅思》与王安石的另一首诗《泊船瓜洲》一样,都表现了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 B.首联直抒胸臆,诗人奔波南北,韶华老去,身心俱疲,不想再为国征战攻伐;一个“愁”字突出了诗人的迷茫。 C.颔联写景,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天地的阔大深沉,并为进一步抒怀做了铺垫;“蟠”“入”二字化静为动,颇见功底。 D.颈联情景合一,“心共远”表明自己心志高远,意欲九天“步月”却形单影只,可见诗人虽高处不胜寒却依然积极入世。 E.王安石的诗歌“学杜得其瘦硬”,用字工稳,多用典故,擅长议论说理与修辞,风格遒劲;本诗集中体现了这些特点。 6.诗的尾联是怎样表现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的?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  答案精析 1.BC [B项“霸祖”句写的不是楚霸王项羽的事迹,而是指在金陵开创基业,取得霸权的历朝开国君主。C项应是“以前的东府如今只剩下几间佛寺了”。] 2.(1)前四句是第一层,表达了诗人对子孙丧失前辈打下的天下的根本原因是追求豪华、安逸生活的认识,隐含着历史朝代的兴衰更替具有必然性的思想。(2)后四句为第二层,借《黍离》《麦秀》之歌,表达诗人对物是人非、昔盛今衰的感慨以及千百年来,人们对兴亡更替无能为力,而自己也只能如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