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经济,互联网时代的商业变革.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析:社群经济,互联网时代的商业变革 论文类别:计算机?-?互联网研究 上传时间:2015/8/27?12:02:00 论文作者:未知 ?   (中讯)当小米成为产业奇迹、自媒体高潮跌进的时候,互联网思维成为一个潮流词汇,在互联网、实体经济、电商等领域进行大规模地毯式轰炸。其实,互联网思维也不神秘,只有一条,就是Connect。连接一切,是互联网的本质所在。连接的奥义是告诉我们,创造价值的方式并不一定要颠覆式地发明,而在于带来好的用户体验和便利性。   小米现象本质上是互联网时代的经济学现象,一切动能来自于社群,社群的力量推动着企业的变革和品牌的再造,企业和品牌社群化正在成为下一个热潮。微博微信让官员、年轻人、企业家、创业者都感受到了互联网的力量和魔力,企业2.0开始高速增长,政府2.0开始加速前进,社会要素的组织形式和专业模式开始新的一轮创新再造,社群经济成为改变中国未来的新经济模式。   社群经济走出蛋壳   你可能从小米、微商、罗辑思维等发现了社群经济这个概念,事实上,社群经济在互联网上存在已久,只是过去平台没有足够的生态反补机制,豆瓣、微博等社交或社区化平台里都蕴含着社群经济的微观模型。有社交的地方就有人群,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市场,早期的社群经济以兴趣为中心形成松散的组织形式,由于缺乏无缝的连接管道,那时候的、人们更多的是纯粹精神层面的社群,很少一部分人能够通过社群获得经济上的成功。   最早期的BBS简单高效,形成区域、兴趣、组织等社群的早期模型,社群中意见领袖的诞生来自于互动交流中的发帖跟帖,bbs产品本质上只有一个帖子列表和帖子内容两个页面。但简单的同时也很快就遇到了产品瓶颈。由于BBS模式的线性互动机制和过滤机制,用户的活跃度逐步下降,同时,也出现盈利模式的困境,可以说是有了社群,但是还没有社群经济,偶尔的商业尝试都被当作垃圾帖处理掉了。   豆瓣群组也是这类产品,不过豆瓣的相对开放性和自由性让很多兴趣人群沉淀下来了,一部分人尝试通过兴趣导流进行商业化尝试,但是规模不大,不足以推动社群经济的崛起。人人网基于同学的社交网络??现后,掀起了社交网络的高潮,汇聚了全国的大学生群体,但是,人人网同样没有创造出企业参与的产品模式和生态。   微博的出现是社群经济走出蛋壳的关键事件,新浪通过自己门户影响力和资源推动了全国各领域的精英、意见领袖、企业从业者玩微博,twitter发明的follow按钮登堂入室地改变了中国社交网络的版图,单向、双向的可选择关注模式让社会精英阶层全面进入社交网络,自此,中国的社交网络更接近于现实中的人群结构分层和信息流动机制。一个关注按钮,就改变了这一切,让社群的价值流动更接近现实世界,不同的领域、不同学识、不同生活模式的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社群。   小米的成功是集天时地利人和,智能手机改朝换代、社交网络的移动化和社群化、B2C电商的消费习惯成熟期都让小米给赶上并抓住了,于是,社群经济加电子商务产生了魔力,诞生了C2B手机预购模式。小米品牌和产品运营的社群化让他们的供应链变成了动态供应链,让他们的营销变成了社群口碑营销,从而在前端和后端都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只是媒体过分放大和过度聚焦于小米的社会化营销,而忽视了小米通过社群经济模式是在通过生产关系的创新来推动生产力变革,社群经济不是一个营销词汇,不是一个短命的流行语,是互联网时代的经济学。   社群经济不是互联网泡沫   互联网时代,一个现象火的快,退的快,很多现象级的企业或产品最终成为先烈,比如黄太极煎饼在快速火爆之后,快速进入了质疑期,引来一阵批判潮。到现在,这样的极限式营销口碑留存率已经不是太高。类似这样的现象,让很多传统企业的人们觉得社群经济就是一堆泡沫,有的人甚至认为小米是泡沫,包括过去的团购创业潮在内,中国式跟风确实带来了爆发式区位成长,也带来了快速洗牌、快速覆灭的可怕场景。   尽管如此,我还是很负责任地告诉你,社群经济不是互联网泡沫,适当的泡泡只是为了迎接太阳光下美丽的彩虹。   过去过于社交网络和社会化的东西大多数集中在营销层面,过去传统企业对互联网的认知也停留在互联网的营销价值上,房地产、零售业、金融业、农业等不同行业在互联网领域的深入程度不同,最近五年来智能手机的普及改变了众多行业的互联网认知,无论是遥远的乡村,还是繁华的都市,都被移动互联网连接起来了。你在朋友圈会经常看到朋友们的老爹老妈上微信、上微博、上手机QQ等聊不停、打不住的生活故事,你也会看到朋友们在感叹小朋友们都用上了ipad学习与玩耍,当我们都成为互联网世界的公民时候,社群经济的渗透范围将在未来覆盖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   过去的互联网泡沫是过度的资本追捧与较低的网民消费之间的矛盾造成的,而今天的中国有数亿的网民,电子商务已经被大多数人所认同。企业可

文档评论(0)

1030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